受过文化史或古典文学教育的人,谁没有读过荷马史诗的某些篇章?然而对荷马史诗的研究却是一片困扰了无数古典学者的深渊。美国古希腊文学研究专家格雷戈里·纳吉的《荷马诸问题》(广西师大出版社2008年6月)通过对口头文学与书面文学的比较研究、通过对古代不同民族的史诗传统的比较研究、通过史诗在每一次演述中的变化与在流传过程中被创编、修改的比较研究,提出了关于荷马史诗的形成、时期划分、语义风格的转变、传播过程中所吸纳的影响等等系统化、模型化的研究结果。好多年前读过英国著名希腊史学家吉尔伯特·默雷的《古希腊文学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5月),当时就对默雷所讲的“在论述荷马时,不可避免地要谈到‘荷马问题’”这一论题深感兴趣,但是其后却没有再深入的阅读。现在有了比较阅读的可能。例如默雷说“荷马”的原意是“人质”,而且“我们不难设想当时社会的情况,人质的儿子是不能去打仗的,只有叫他去作行吟诗人”(第6页)。而纳吉认为,“荷马”的词源学解释是“把〔歌诗〕拼接在一起”(见第115-124页),从而更为深刻地揭示了一种口头史诗的创编、流传和定型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模式。我曾在意大利那不勒斯的国家考古博物馆里久久地凝视着荷马的半身雕像,但是无法想象什么才是“荷马问题”的边界与内核。纳吉在“导论”开头便说,“究竟什么才是‘荷马问题’,至今尚未形成共识。”在想到这些问题之前,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研究者而言,还有一个更根本的问题:为什么要关注“荷马问题”?对此,默雷说:“在我的生活中,简直没有一种深厚或宝贵的感情,不是由希腊诗歌所激起,或阐明或升华的。”能给出这样理由的人是在古典与当代生活之间建立了最好的连接桥梁,是很有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