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面积户型降低总房价 另外,由于小房型供应量的增加而带来总房价降低。“国六条”及15条细则都将“切实调整住房供应结构”作为第一条,并将新建商品房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的比重必须达到70%以上作为硬指标。可见,重点发展满足居民自住需求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成为首先需要加以落实的目标。
根据上海网上房地产的统计,6月份全市住宅成交面积152.03万平方米,共成交13368套,其中单套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下的有5946套,占比44%,全市单套平均成交面积为113.7平方米。当前90平方米以下住房离占70%的目标尚有不小的距离。
而随着今后90平方米以下小户型住房的大量开工,市场的供应将会大量增加,市民购房的总价也会相应地降下来。以6月份上海普通商品住宅成交均价9685元/平方米计,单套平均面积113.7平方米的住房总价为110.12万元,如果单套面积缩小到85平方米,住房总价为82.32万元,可以减少27.8万元,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减少近30万元的购房支出的确可以缓解很大一块财务压力。
房价盘整或小幅下跌 对于市民议论最多也最为关注的住宅商品房单价,继续出现大幅上涨的可能性很小,横位盘整乃至小幅下跌更可能成为主基调。从供求关系来看,投资性需求基本被抑制,尤其是最近的“两税”新政让投资房产的成本进一步加大,让打算进场的房产投资者“望而却步”。虽然市场上自住性需求仍很旺盛,但供大于求的格局已经形成,房价失去上涨的巨大动力。
此外,最近和即将出台的一些动作也足以使房价数字出现“缩水”。
比如最近实施的对外资设限政策将揿住高房价的“龙头”,一旦“龙头”降下来,市场整体房价也会有所下降。我们可以从一些数据中得到验证。今年5月,上海内环以内住宅商品房成交面积占全市的14%,全市平均成交均价为9019元/平方米; 而今年6月,内环以内高档住宅成交面积比重上升到19%,全市平均成交均价也上涨到9679元/平方米,可见高档住宅对于整体房价有着明显的拉升作用。如果今后高档房成交减少、占比减小,市场平均的房价应该会有所下降。
另一个可能导致房价“跳水”的是即将试点并可能在近年内推出的物业税政策。当前在我们购房的价格中,包含房地产开发的营业税、印花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等,涵盖了70年的地价和相关税费。如果今后实行物业税,以财产税的形式逐年分期支付地租和税费,表现在房价中,理论上可以下降四成。即使因为各种因素达不到四成,肯定还是会出现明显的下降。
尽管经济发展向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仍在一定程度上对房价构成支撑,但是在宏观政策走向紧缩的背景下,房价走稳乃至小幅下跌的可能性更大。
更严厉政策在酝酿中 如同惴惴不安地等待着楼上扔下“另一只鞋子”,在经历了一次次政策“突击战”后人们一直在担心,后面还会有更狠的招吗?
专家们对此问题的答案几乎一致。中国宏观经济学会会长房维中认为,迄今为止,已经采取的措施大多是微调性质的,属于警示性的,不足以抑制住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和银行贷款的过多投放,建设规模不是有所收敛而是越来越大。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也认为,调控部门仍在密切关注调控的效果,更严厉的政策正在酝酿中。
今年以来,资金流动性的过剩让再次升息呼之欲出,作为调整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升息对房地产市场的抑制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此外,业内人士认为,对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最具杀伤力的将是两大税——物业税和空置税。
最早提出物业税的正式文件是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的会议公报,从研究到试点,物业税正在加快步伐,它对房价的下拉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中央财经大学税务专家刘桓透露,目前全国已在北京等6个城市进行物业税试点,但试点仍处于“空转”阶段,如果条件成熟,明年一些小城市将进入“实转”。试点一旦成功后,将向全国推广。
空置税之说是由香港中原地产集团董事局主席施永青提出的。他提出,凡空置、不自用又不出租超过半年以上者,可考虑收取一定的空置税。一来,可以推动有空置物业的人及早把物业脱手; 二来,市场上可供出售或出租的房源就会立即增加,租金及房价都会因此而往下降。据称,英国政府也打算对大量位于风景区的“空巢”房产收取空置税。
从当前来看,这两项税收的征收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不小的难度,但是如果调控三年、五年仍不达目的,类似新“两税”这样更严厉的政策出台也在预料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