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再成“两会”焦点后市政策指向何方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中,房地产市场无疑又成了一个热门的话题,不少代表、委员的建议也颇具“创新精神”。透过这些我们可以发现,今年楼市的宏观调控力度仍不会减弱,但关注普通百姓的住房消费更成“主旋律”,而未来房地产市场将出现的新变化也值得大家去留意。

房地产市场再成热门话题
    今年的全国“两会”终于圆满结束了,而在这次会议中,房地产无疑仍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许多代表、委员都围绕着房地产市场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许多相关的建议。这些热议引起了许多购房者的关注,孙祥就是其中的一位。他说: “'两会'可以说是我们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其中往往也会透露出许多政策信号。而且很多信息都是打提前量的,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后市的政策走向会具有不小的意义。”

    的确,不少有心人可以发现,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对越涨越高的房价言词激烈。而此后推出的一系列严厉的宏观调控措施也与不少代表、委员们的建议不谋而合。可以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往往都是各个领域的专家和“大腕”,他们的建议不少都极具“前瞻性”,也是一种民生的体现。而在另一方面,不少代表、委员本身就是政府官员,这样他们的言论也就具有更高的“含金量”了。

    那么,这次的全国“两会”中我们又可以发现一些什么样“蛛丝马迹”来为今年的楼市前景做一些提示呢?为此记者花了不少时间将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和委员们有关房地产市场的言论进行了一番全面的梳理,发现其中的核心可以说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继续加强宏观调控的呼声不减; 二是解决普通老百姓的购房问题刻不容缓; 三是在住房制度上的一些创新的模式正在被提上议事日程。这些建议中有不少都颇具“亮点”,为我们带来了不小的启示。

继续加强调控呼声不断
    在今年代表和委员们的建议中,继续加强宏观调控的呼声不断。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虽然宏观调控过后各地的楼市有所降温,但效果还没有完全达到人们的预期。

    洪可柱代表有关提高首付比例的建议颇受人关注。他提出,在全国部分地区可以试行将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由20%~30%提高到40%~50%,对购买多套住房(两套及以上)用于投资及投机的行为,原则上应不实行按揭,或首付比例提高到70%以上,再视情况,全面推行。他表示:“去年开始,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的实际效果在很多地区不明显,全国大部分城市商品房的价格照升不误。” 

    而针对目前房地产市场房屋空置面积较大,房产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经济学院房地产经济研究所所长郭松海提交提案,建议利用税收手段加大调控力度。“所谓房产闲置税,就是对那些买了房子又不居住、长期闲置的房主加征税费。”郭松海委员说,我们应该借鉴法国近年来在大城市征收房屋空置税的做法,对那些收入高、房产多而空置、造成资源浪费的人征税。

    另外甚至有代表提出对待售房要统一议价定价,来自湖南代表团的全国人大代表文会国建议,可由政府牵头,对待售房进行统一议价定价,价格要控制在工薪族买得起的范围之内。

住房保障受到极大关注
    如何让普通老百姓买得起房是代表和委员们讨论得最为热烈的话题,制度、税收、房源等等,大家从不同的角度都有不少新的建议。从中可以看出,进一步加强住房保障制度的落实将会成为政府部门下一阶段的工作的重点。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表示,当前要加快建立城镇廉租房制度,解决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他说,当前高档住房多,经济适用房少,廉租房更少,房地产市场的供应结构和居民的需求结构不匹配,原有的政策设计和现在的实际情况有些脱节。而著名经济学家、全国政协委员萧灼基表示,降低老百姓的购房压力,政府应该实行购房花销免征个税的措施。郭松海委员则提出,应建立全国各大中城市统一的房产权属档案与信用档案体系,整合银行、房管、税务等部门及社会有关层面的力量。

    另外所谓“倒逼成本”的方法也颇受关注,有委员认为在当前除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外,还要加大普通商品房的建设,限价供应。为了使普通商品房的价格降下来,可以实行房产竞价招标的方法,政府确定土地使用权的交易价格,并加以公示,房地产售价报价最低的开发商可获得土地的开发经营权。也可以实行“倒流水”、“倒逼成本”,先确定房屋预售价格,倒测出土地交易价格,再按项目规划条件,实行土地挂牌出让或招标出让。 

    其次开辟中低价住房租赁通道也是一条重要途径,据有关专家测算,合理的购租比为6∶4或7∶3。为此郭松海委员建议,政府应开辟中低价住房租赁通道,减少各类住房入市的政策障碍,通过修改规章进一步消除已购公有住房上市出租的政策障碍,使中低收入家庭包括动拆迁居民都可以优先选择房屋租赁。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