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态”眼光挑选宜居家园

    包括环境规划设计、建筑节能、室内环境质量、小区水环境、材料与资源、废弃物管理与收集系统等六个方面的生态住宅正受到越来越多购房者的关注。那么,让我们不妨用“生态”的眼光去挑选那些真正符合自己要求的宜居住宅吧!

生态住宅渐行渐近
    许杰打算在近期购买一套住宅,而他对住宅的要求就是环境好,这一阵他的嘴上更是经常挂着“生态住宅”这几个字。的确,随着人们对住宅要求的不断提高,大家已经从原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到后来的追求居住舒适,再到现在则是一种对品质和健康的向往。于是不知不觉之中,生态住宅几个字就逐渐进入了我们视线。

    那么什么是生态住宅呢?从大的方面来说,一是设计理念不同,一般住宅设计出发点以适用、耐久、经济、安全为主,而生态型住宅小区真正地考虑如何改善热舒适性、声环境、室内空气质量、绿地生态效应等等,不仅重视“以人为本”,强调自然环境、物理环境等的舒适性、健康性,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二是建造手段不同,生态住宅要求采用大量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比如智能化、建筑节能、新能源利用、雨水收集、有机垃圾生化处理等; 三是居民生活方式不同,生态住宅强调居民的环保、节能意识,不擅自改变住宅围护结构等。

    所以生态型住宅小区并不意味着在小区内多种一些绿化、多造一点水景就可以了,而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工程,说到底最关键的还是居住质量的提高。对此上海财经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印堃华认为,目前上海房地产市场还是比较混乱,一些发展商受利益驱使,明知道建筑材料有毒有害仍然使用,在住宅的设计上也追求短期效益,像这个生态住宅概念的提出,其意也是在规范市场。

    尽管对于生态型住宅各界还有各自不同的认识,但随着住宅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住宅正离我们渐行渐近。 

亲历现场感受实际环境
    真正的生态住宅究竟是什么样的呢?为此记者进行了一番探访。走进位于闵行区工业园区内申富路568号的生态住宅示范楼内,记者最大的感受就是舒适、自然,而同时对于一些新技术的应用,又感到新奇。

    7月17日上午天又闷又热,而在生态办公示范楼内却“别有洞天”,走进带有绿化的中庭,这里光线充足,温度适中,没有低温空调造成室温过低而带来的不适,置身其中,就好像处在某个气候宜人的春天。虽然整幢大楼也是由中央空调集中供应冷气,但是听不到由风机盘管发出来的噪音,办公室内非常安静。

    一般情况下,如果在夏天开空调,便极少开窗交换室内空气,这样势必造成室内空气质量不好,在这样的办公室内长时间办公,便会由于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而昏昏欲睡,但是在这个办公楼里却不会,因为记者发现在大楼中庭内种植了许多植物。同时,室内还能根据二氧化碳的浓度,风窗自动进行开启,更换室内空气。如果浓度超过了设定的数值,通风窗会开启,引进新鲜空气,降低二氧化碳的浓度。室外阳光非常刺眼,但是大楼所有的办公室内光线柔和,每个办公室内均没有安装窗帘,但窗外的光线也不能射入室内。这是因为在窗户外面安装了智能遮阳系统,能够根据太阳光的强弱来调节开启角度,保证室内光线的同时,又可以避免烈日的暴晒。

    记者所感受到的只是生态技术应用中的一部分。据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关人士介绍,大楼中应用了健康空调、再生能源、绿色建材、生态绿化、水资源回收、智能控制等十大生态技术,综合建筑能耗只有同类建筑的25%,同时对再生资源利用率达到60%。

    记者同时还参观了另外两个项目,即“零能耗”生态住宅示范楼和低能耗公寓。对于这些项目中节能技术的应用,记者只能用新奇来形容了。

    据介绍,超低能耗围护结构和各种新能源综合技术应用,是 “零能耗”生态住宅示范楼的亮点所在。新能源技术应用在哪些方面呢?工作人员指着阳台上方的一排灰黑色排管告诉记者,这是太阳能热水系统,有了这套系统,洗浴等用水就不用再耗电了。放置在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在白天发电之后,通过逆变器输入电网,而需要用电时,再由电网输出。屋顶有一个在风中不停旋转的叶轮是风力发电机,能够提供一些照明用电。

    同时,由于超低能耗围护结构应用,如高效外墙保温系统、保温隔热屋面等,能够使得建筑能耗降低。同时还有通过集成应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太阳能景观灯与庭院灯、小型风力发电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和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综合利用,使得这一建筑面积达200多平方米的独立式住宅,制冷、采暖和照明等几乎可以不用向电网额外取电。

    和“零能耗”生态住宅示范楼同时问世的,还有一幢低能耗公寓示范楼,分别由一套三室二厅的公寓房和一套复式公寓房组成。据介绍,专家通过使用家用燃气空调实现制冷、制热和供热水,阳台开槽绿化、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等新技术的应用,达到综合节能50%~65%。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