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户型是有其独特之处的,如何挑选小户型还真是一门不小的学问。那么,怎样才能挑到一套性价比高的小户型呢?专家认为要从地段、配套、房型以及未来的升值潜力来综合进行考察。
90平方米的两房最合适
小户型住宅与小面积住宅是一回事吗?购买小户型是不是就是购买小面积住宅呢?90平方米的住房分割成几房最适合居住?
美联物业上海区总经理冯泓睿提醒购房者,购买90平方米左右的住宅,房型考察尤为重要,各房间面积可小,但功能要齐。据冯泓睿介绍,打算购买90平方米以内住宅的购房者,首先需要区分小面积住宅与小户型住宅的概念。一般而言,小面积住宅主要以住宅面积大小的特点作为卖点,对于住宅的使用功能等没有严格的限制(如酒店式公寓)。而小户型住宅为了保持住宅完整的使用功能,对于不同房型的住宅给予了面积范围的限制。所以为了保证日常生活的质量,购房者在选择小户型住宅时,需要对房型的划分特别注意。
一般而言,总面积在90平方米左右的二房比较科学,既保证了住宅日常的使用功能,又满足了总面积90平方米以内的硬性指标,对于三口之家而言,90平米以内的二房相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住宅面积90平方米限制的条件下,一房这样的房型分割对于多口之家而言,不是特别合理。
由于受到总面积的限制,因此小户型不是舒适性住宅,而是实用性住宅,故每个房间的面积也应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专家介绍,卧室的面积应控制在16平方米左右,卫生间在4~6平方米,厨房在5~6平方米,客厅在12~40平方米左右。
配套、升值潜力都不能少
对于年轻人来说,专家认为并不是所有的物业都合适,因此也有必要进行筛选。综合考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量。
首先是生活便利。买房自住,主要应考虑到生活的方便,因此周边的生活配套设施必须齐全,大型的购物设施诸如大卖场、综合市场等必须要有,最好是在10分钟的步行范围之内,再就是医院、学校、幼托设施等也不能缺少,还有诸如银行、餐饮店等也应有分布。要求如果再齐全一些的话,那么文化娱乐设施也能找到。
其次,交通状况良好。对于上班一族来说,便捷的交通状况必不可少,否则将会由此而带来诸多不便。目前性价比较高的交通设施是轨道交通,快捷而且所耗费的成本不是很高,因此购房者还是尽量在轨道交通线路附近寻找房源。
再就是对居住环境也要作一番考察,比如小区周边的绿化情况,人文景观状况等等,甚至连周边居民的组成都可作考察。最好是选择在社区周边绿化状况良好,人文景观丰富,周边居民素质高的地方居住。
此外,考虑到日后转让方便,专家认为要充分重视小户型的升值潜力。就目前的情形来看,购买小户型大多为年轻人,很多是出于过渡的目的。而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可能会面临二次置业的情形,因此这时手中的小户型是否容易方便售出,同时是否会保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此专家认为,应该挑选具有升值潜力或者保值功能较强的区域。
物业的升值潜力在很大程度上由地段来决定。一般情况下,街道、小区环境及物业配套设施成熟的区域,购物便利,靠近公园、超市、医院、学校等场所的区域,以及租赁热点区域的房屋容易出售,保值功能也相应比较强。同时,水景、江景以及靠近绿地周边的物业,升值潜力也不俗。
就上海目前的具体情形来看,目前值得关注的热点有轨道交通、世博会等,目前有轨道交通6、7、8、9号线等四条轨道线路同时开工建设,受益的地区主要有浦东、杨浦、宝山以及松江等,因此购房者可以考虑在这些区域内的轨道交通沿线站点周边置业。不过,轨道交通6、8号线已开工多时,周边机会已不多。
挑选房型不能马虎
由于种种原因,小户型在房型的设计上会存在缺陷,因此在选房时要注意避免。专家建议购房者尽量选择板楼。由于塔楼的居住密度高,部分住户存在采光、通风、景观等条件比较落后且不可改变和面积使用率不高等缺点,有的厨房、餐厅与洗手间往往不可直接采光、通风,使得塔楼逐渐不再受到购房者的欢迎,而板楼正好可以克服塔楼的这些缺点。
90平方米左右的两房,怎样设计才算合理呢?五合智库建筑设计室主管吴茂辉认为应该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是房型方正,南北通透,全明设计,每个房间都有窗户与外界相通,这样整个居室的采光、通风等都不会受到影响。如案例中除了4个主要房间都设计了窗户之外,连卫生间也安装了窗户,这样有利于污浊空气的散发。
其次就是房型的平面紧凑实用,功能布局合理。卧室和起居室的面积比应该合理,卧室应该较为宽敞。专家认为,主卧室可以适当大一些,如达到20平方米左右,其中可以安排一个卫生间、衣橱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