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专家聚广州解读《哈扎尔辞典》阴阳本之谜

  被誉为辞典小说鼻祖的《哈扎尔辞典》,曾于1998年首次在中国正式出版,当时一场著名的有关《马桥词典》是否抄袭了《哈扎尔辞典》的笔墨官司让后者备受文学界瞩目。时隔15年,《哈扎尔辞典》再次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引进出版,关于它版本的传说和对文学史的影响也再一次引发热议。

  日前,“解读神书的阴阳本之谜——《哈扎尔辞典》(阴本)广州首发讲座暨签售会”在广州联合书店举行,出版人、翻译家南山,作家小白,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林英等专家学者就“《哈扎尔辞典》阴阳本之谜”、“国内外对哈扎尔问题的研究状况”等话题进行了探讨。

  《哈扎尔辞典》是塞尔维亚学者、作家米洛拉德·帕维奇的小说处女作,假托1691年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以百科全书的体例,分为红书、绿书、黄书三大部分,综合了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这三大宗教各自记录下来的史实,并以辞典的形式记录,扑朔迷离地描述了哈扎尔这个民族在中世纪突然从世界上消失的谜,被公认为一部奇书,现已译成世界上24种文字。

  在新书发布会上,《哈扎尔辞典》的阴阳本之谜依然是现场读者最关心的一大谜题。出版方介绍说,《哈扎尔辞典》自问世以来,就有阴阳本之分,但阴阳本究竟有何不同,作者并没有说明。唯一谈到《哈扎尔辞典》阴阳两种版本区别的,是美国权威的百科全书型作家辞典《呆呆作家》。该辞典第136卷第314至315页为米洛拉德·帕维奇的辞条。这个辞条说:“《哈扎尔辞典》共有两种版本,一称阴本。一称阳本。其实阴阳版本并无多大差异,有人曾对照阅读,发现仅十七行文字有所不同。而在中文版里,阴本和阳本只有11行字的不同。

  与会学者认为,对于阴阳本之谜的解说同这本书的阅读方式一样有着诸多可能,就仿佛在做一个解谜游戏。作家小白说,这部超前的辞典小说,整个结构有点像我们现在玩的游戏,不同的路径变化有不同的剧情变化。而翻译家南山则认为“以百科全书的方法构成的小说《哈扎尔辞典》,是创作上的一种颠覆,让读者不用从开篇情节开始、高潮、结尾的顺序看小说,你随便看哪一个词条都可以当作一个迷宫的入口,进去以后,会碰到下一个条目,下一个条目里面还有条目,仿佛读者也在参与创作。俄罗斯文学报有一种数学算法,每一个条目几个算法,理论上讲有250万种读法。”

  对于小说的阴阳玄机,南山还进一步阐述说:“据帕维奇和其他历史学家说,哈扎尔的文字很奇怪,除了阴性和阳性,还有其他的性,不同的身份用不同性的文字,此外小说中也提到阿捷赫公主和她的情侣写了同一本书。”南山认为,帕维奇这样做,他觉得有两层意思:第一对流传下来的哈扎尔文化或者历史传奇的传承和尊重;第二帕维奇创作有一个观点,他永远认为读者比作者更聪明,他留下这部小说,开放阅读套路给读者,供读者自己解读。

  上海译文社出版社于8月份推出了《哈扎尔辞典》阳本,《哈扎尔辞典》阴本将于10月份推出。据译文社黄昱宁介绍说,《哈扎尔辞典》阴本是限量豪华版,使用皮面竹节精装,皮质书脊上镶有限量的、哈扎尔阴本红宝石。此版印刷大量采用烫金、烫银、烫电化铝工艺代替普通图书的油墨印刷,具有收藏价值。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