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业游民”的房产置换计划

  以前人们把不务正业的人称为无业游民,但如今的“无业游民”未必属于这一狭隘的概念。他们没有固定职业,是为了时刻寻找新机会。本文的阿汤就是这样的“无业游民”,如今他的资产是众多上班族望尘莫及的。
    今年30岁的阿汤是个自由职业者(就是以前说的无业游民),阿汤的太太29岁,是一名“全职太太”,两人的孩子今年5岁。夫妻俩人都没有工作,如何维持家庭?这就不用操心了,阿汤家的日子过得小康有余,仅三套房子每月收取的房租就超过15000元了。

“游民”的习性:四处寻觅发财机会
    如今赋闲在家的阿汤做点外贸生意,“无业游民”的习性就是四处寻找发财的机会。对于自己的致富历程,阿汤不肯多透露半点,但从1992年阿汤在深圳买股票认购证就可以猜出他的作风。1992年,阿汤和朋友到深圳,雇了200多名民工连夜排队买认购证。
    除此以外,阿汤就再也没有涉足股市,有钱除了存银行、购置房产外,就没有其它的投资了。

投资房产共三处:从2002年3月起房租收入16500元
    阿汤现住在虹桥金汇花园内,在金汇花园附近,阿汤买了三处房产做投资用:一处是好几年以前购置的,三室户加上装修总价值50多万,出租好几年了,每月租金是2000元;第二处房产是去年买进的,当时买入的价格是47万元,于去年9月出租,每月租金是4500元;还有一处房产是2002年3月刚刚交房的,这套房产的价格是63万元,如再投入15万元装修费用的话,每月可收取租金1万元。
    阿汤的三处房产投资是比较成功的,最早那套50万元的三室户房子,因为装修折旧,现在的市价是40万元出头;去年买的47万元的房产,现在房价是60万元左右;3月刚交付使用的新房,已从63万元涨到85万元。这些房产都是阿汤一次性付款的,每月没有贷款支出。

最新念头:撤出房产,杀入股市
    这些房产是阿汤的全部家当,此外阿汤在银行还存了15万元和1万美元。阿汤刚把旧车卖了,他想用这笔资金再重新购置一辆新车。
    去年,股指在2200点时,阿汤曾和太太开玩笑说:当股指低于1500点的时候就入市,没想到时隔不久,股指就击穿了1500点。
    现在阿汤一直在犹豫:是否该撤出房市,进入股市;如果这样做的话,该先卖哪套房子?同时,阿汤希望理财顾问给点建议:如果进股市的话,该买什么最有升值潜力,是A股、B股,还是H股?

每月收支状况 单位/元
收入              支出
本人收入  不定    基本生活开销  8000
房租收入  16500   子女教育费用  2000
合计      16500   合计          10000
每月结余  6500

年度收支状况 单位/元
年终奖 0        支出  0
合计   0        合计  0
年度结余   0

家庭资产负债状况 单位/元
资产                        负债
现金及活存      15万
定期存款        1万美元
房产(自用)    55万
房产投资一      50万
房产投资二      47万
房产投资三      63万
资产合计        238.2万      负债    0
净值         238.2万


专 家 建 议
(银  行  类)
    阿汤夫妇一个是“自由职业”,另一个是“全职太太”,夫妇俩目前的家庭资产情况相当单纯,最基本的构成就是四套住房,一套自住,三套出租,另有15万元的现金和活期存款及1万美元的外币定期存款。作为“无业游民”,两人的收入来源十分单一,全部都是房租收入。可以这样说,房产是阿汤家庭的经济命脉,没了房产,家庭收入马上就会枯竭,所以房产的处置对于阿汤事关重大,丝毫马虎不得。
    理财个性:有强烈的爆发力
    从阿汤的理财风格上看,在投资决策上他具备较为强烈的爆发力。他可以在1992年奔到深圳,雇200民工连夜排队买认购证,并从此收手,不涉足股市至今,他又能连买三套房产,仅凭房租就让自己的小家庭走上了小康。这都充分说明阿汤其实是那种风险特征明显的投资者,属于看准就上的类型,投资风格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但这次从房市撤出资金投入股市的决策,从开始源于一句玩笑,到如今请教理财专家,显得比较犹豫,这只能说明一点,就是阿汤目前尚未完全拿定主意,或者说是他还没有看得很清楚。
    其实,阿汤现在的犹豫是有理由的。首先,如前所述,房产实际上是阿汤家的经济命脉,处置起来难免瞻前顾后;其二,股指下探后上升的预期,好像理论上的成份居多,而目前的房产投资却利好不断,何况无论是收益率还是收益的稳定性相比股市都明显占优,确实较难取舍;其三,阿汤对股市的经验除了1992年的深圳认购证外,几乎为零,这也造成了他对投资证券的犹豫。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