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两会”热点寻找理财新丝路

热点二
房价疯涨抑制得住吗?
    背景资料: 《政府工作报告》对2004年房地产行业管理和调控的工作总结为,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大力加强薄弱环节。主要是严把土地审批和信贷投放两个闸门,控制投资需求膨胀,遏制部分行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其次是深入整顿和规范土地市场秩序,同时还提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等等,用各种手段对行业进行整肃和管理。2005年将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把好土地审批和信贷投放两个闸门。坚持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完善政策,从严执法。加强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继续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严格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合理控制城市建设规模。

    关于中国房地产是否存在泡沫的争论还没有烟消云散的时候,“两会”上温家宝总理的讲话,给当前房地产业发出明确的宏观信号。他强调要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把好土地审批和信贷投放两个闸门。同时还指出,要平抑上涨过快的房价走势。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亦提醒某些城市,“警惕出现房地产泡沫”。全国房价最高的上海更是在“两会”期间出台了一系列的调控措施。

政府部门认识空前一致    就在4个月前,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发表报告认为,中国不存在房地产泡沫,房价高是由于需求旺盛所致。报告得出了“泡沫之说并不成立,中国房地产金融危机尚无迹象”的结论,报告还为目前市场上高房价做了充分辩护。

    然而,“两会”之后,形势急转直下。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从长远看,个别地方房价过高,这是对国家和社会和谐发展很不利的。而今年政府新的任务是研究房价上涨的因素,然后再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由多方部门有针对性地加以控制。

    控制房价,上海先行一步。在全国“两会”期间,上海出台了针对投资房产的多种措施。这一切都表明,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对当前房价的看法已经基本趋于一致。

房价会下跌吗    那么,有形之手能否对高房价起到作用?能起多大作用呢?

    有观点认为,上海出台的抑制房产投机的政策,虽然有益于遏制短期投机炒房行为,但对上海楼市的整体高价位影响不大。湘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博士认为:“征收营业税弄不好会引起房价飙得更猛,卖家把税收等费用转移到买家头上,相应提高了房价。” 

    “从政府发出的信号来看,尽管针对房价的调控手段会跟进,但客观上,除了由于国民收入增长、商品房品质和成本提高等因素,商品房价格会适度上涨。”中国房地产及住宅产业研究会副会长张元端表示。

    在强大的政策效应下,准确预测房产价格趋势是困难的。不过,大多数人相信,中央“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风向标已昭示天下,房价疯涨时代有望成为历史。“上海房地产年收益率高达20%以上的好日子可能已经过去了,但也并不会马上崩盘,房产价格将保持以个位数的增长率增长,或者是处于稳定状态”。

    有业内人士预计,政府是愿意看到一个稳定健康发展的房地产市场的,如果上海房价继续飙升,不排除政府出台后续政策,平抑房价。

投资需谨慎    而和房地产业关系最为亲密的金融业,也频频对房价涨幅过大发出预警。据悉,中国银监会将在近期会同有关部门对部分城市的房贷情况进行专项调研。银监会政策法规部将根据调查结果,对相关贷款文件进行修改或补充,以控制银行的信贷风险。

    可以预料,控制房贷风险将进一步收紧房产贷款,手段是降低贷款成数,或提高贷款利率。

    如果减少需求量的同时,又进一步增加供应量,那么上海房价还会疯涨吗? 

    摩根士丹利亚洲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撰文指出,上海的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外部人的游戏”。当低迷时期到来的时候,他们的资金状况将决定他们是竞相退出还是继续持有。上海房地产泡沫破裂的时间点,取决于外来者对上海的态度什么时候发生改变。这是资金成本不断升高和上海神话逐渐褪色的过程。

    理财建议: 近期上海市从扩大供应、提高交易成本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调控楼市措施,央行也已经出台新的房贷政策,所以在目前房价高位运行、政策密集出台的阶段,投资者对房产投资需持谨慎观望态度,不宜再对高价房进行投资,收缩房产投资的数额,看清后市发展趋势后,再作进一步决定。“别跟着外部人玩了”。 而如果是自住的话,“选时”并不十分重要,只要经济条件许可,卖旧房换新房也未尝不可。

下一页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