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来了买啥?《寻找穿越牛熊的股市投资策略》为你提供解决之道!

    A股在2020下半场迎来“开门红”后,能否继续站稳脚跟,迎来牛市?如果牛市来了应该买什么?房地产还值得投资吗?也许《寻找穿越牛熊的股市投资策略》可以提供解决之道!

1 如何判别牛市?牛市到了买什么?
    除了按照画出K线图与长期趋势线的方式来寻找长期的买点和卖点外,根据物极必反的“钟摆原理”以及历史经验,判断A股牛熊的拐点也不难。

    股市市场趋势的特征是,建立起牛市或熊市的趋势不容易,但一旦牛市或熊市的趋势建立了,趋势会持续到另一个极端,中途很难有方向性的改变。牛市一旦正式启动,向上的趋势稳固建立后,也是非常不容易逆转的。

    在股票上涨的周期中,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投资方法?显然,指数型基金由于完全跟踪复制股市指数的走势,回报率约等于股市指数的涨幅,结果却可能战胜了绝大部分具10年以上丰富经验的股市投资者。作者在2006—2007年A股的上涨周期中,就是通过持有上证50指数加上证180指数的简单方法来取得增值4倍的投资回报的。

    其实,指数投资法是从国外成熟市场引进的“舶来品”。指数型投资这种“笨办法”在成熟市场的历史吧:相关数据显示,在2008年至2013年年底的5年中,标准普尔500指数涨了128%,而巴菲特所掌舵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同期的回报率仅为80%多。这意味着,巴菲特的投资过去5年来的净值增长率没跑赢大盘。牛市中,坚定持有指数型基金,不会战胜市场,但会战胜绝大部分专业和非专业的投资者。

    另外,如果遇上好不容易才来的牛市,就必须要好好把握住,不能轻易动摇。这就要求我们做到——

    在牛市中要敢于盈利!“投资股市必须承担风险”这个说法多数人会理解,然而为何强调“敢于盈利”?

    正因为许多投资者在机会真正来了的时候,基于对股市“熊思维”的模式,会不“敢于盈利”。A股经历多轮大涨大跌,投资者普遍在下跌时“勇担风险”,到了上涨时却不“敢于盈利”—下跌周期中全程参与,到了上涨周期来时非常犹豫,也非常警觉,到了终于收回被套多年的本金或至稍有获利之时,便如释重负般胜利大逃亡……被套多年,好不容易解放,为何不走?且慢。资金的时间价值是必须考虑的。换句话说,过去的“勇于牺牲”可能会是白牺牲了。

    更可怕的是,胜利逃出后,投资者看着股市继续上涨,到最后往往又心有不甘,最终在高位重新杀入,结果又开始另一个周期的“勇担风险”了……投资者能否把握好机会实现财富增值目标,就看投资者在牛市到来之际是否“敢于盈利”。

    作为穿越牛熊的投资策略,重要一策就是:

    如果牛市来了,就一定要坚决持有股票,敢于盈利,为将来的熊市准备好厚厚的垫子,以确保一轮周期下来总体盈利。这个道理,就像开服装商店的老板,在新款货到时,总是尽量以高价卖出,开始时赚够了,到换季甩卖尾货时,即使低于成本,总体也是盈利的。如觉得选股困难,那就全程持有一篮子的股票指数型基金。一轮牛市下来,也一定会跑赢绝大部分业余以及专业的投资者。牛市中,貌似无为的买入并持有的策略,往往并非真正无为。

2 中国房地产会是永不终结的繁荣吗?
    对国内楼市普遍超贵的说法大家基本是认同的,然而,说到楼市泡沫会破,大家多不以为然。人们趋向于认为,国内楼市是永不终结的盛宴。

    以“市场非有效”为主导思想并提出“非理性繁荣”一说的诺贝尔经济得主,耶鲁大学的席勒教授的学说较好地解析了人们这种认知上的偏差。席勒教授认为,投资者会对同一资产的估值,在短时间里,给出截然不同的判断。例如,21世纪初短短两三年间,美国纳斯达克指数先上涨200%以上,然后下跌70%;A股2015年上半年暴涨,下半年暴跌进而形成股灾;其他各国股票市场的历史上也经常出现这种巨幅波动的现象。他用了“市场非有效假说”来解释这种现象,认为人类心理和决策过程中的“动物精神”(投资决策由本能驱动而不是理性分析),在很大程度上能有效解释为什么市场经常会出现泡沫膨胀和泡沫破裂的现象。据此,他曾经对于20世纪末美国互联网泡沫和破灭有准确的预言,也曾预言了美国房地产市场2005一2007年的泡沫和破灭。其中,他于2005年提出,无论是房地产还是资本市场,一种资产的价格不可能长期偏离这一资产的长期平均收益水平,如果大幅超过的话,就会引发资产泡沫。正是基于对于美国房地产价格和租金比例,以及房地产价格和居民收入比例的历史数据的分析,他认为美国房地产市场开始进入泡沫阶段……结果,我们已经看到了:美国地产泡沫最后破灭了,还引发了一场全球金融海啸。
   
    回到国内,“非理性繁荣”也曾出现在股市。2007年沪指达到6124点,平均市盈率达60倍,当时,大家也曾高呼“股市黄金十年”,“上证指数很快破万点”。其后,泡沫破灭,下一次的上涨一直等到七年后的2014年才发生,而且,仅是昙花一现的短暂“水牛”。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