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要对股市稳定负责了

    最重要的信息是,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黄菊已公开承诺,政府要把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切实负起责来。

    黄菊副总理1月12日的一次内部讲话,在3月1日“两会”召开前夕公开发表后,股指当日便站上了1300点。尽管股市指数还阴晴不定,但黄菊讲话确实透露出了重要信息。

    在笔者看来,最重要的信息是,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黄菊已公开承诺,政府要把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切实负起责来。

    黄菊讲话中有一段话尤为引人注目: “高度重视维护市场稳定工作,……资本市场的稳定运行是顺利推进各项改革的基础,市场运行不稳定,投资者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市场信心就难以恢复,我们的改革措施就得不到广大的支持与认同。……各有关部门、地方人民政府要把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作为本部门、本地区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在笔者的记忆中,中国股市诞生15年来,还从来没有一位领导人,将资本市场的稳定当作各项改革的基础,要求各级政府部门(不管是“条条”还是“块块”)都要将此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的。黄菊讲话的措辞和分量,将股市在全局中的地位,将各级政府的职能和职责,再清楚不过地端到了全国人民面前。

    要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当前最主要的是两项工作: 一是股改; 二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关于股改,黄菊讲话又提出了一个新命题: “有关各方要充分认识这场改革的重大意义,全面理解股权分置改革对资本市场发展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积极作用。”注意: 股权分置改革不仅仅是资本市场的一项基础性的改革,而且事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是说,股改不搞好,整个国家的经济体制都会有重大缺陷。巩固和扩大股改成果,“下定决心,加快推进”,也就是题中应有之义了。在这里,黄菊提出了年内完成股改的目标,广东省政府更是“雷厉风行”,率先提出了不具备股改条件的公司要退出主板的“最后通牒”。

    另一个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重点是清欠和并购重组。谁都知道,大股东占资是中国股市的老大难,而国企大股东更是占资的大头。只要国企大股东(其背后是各地政府)带头还款,剩下的20%~30%的民企大股东也就好办了(如飞天系掌门侵占上市公司十几亿元,把他抓起来就是,杀鸡儆猴,大老板们还敢不还钱吗)。有关方面已三令五申,限定在2006年年底前解决。说得轻一点,欠债还钱,这是商业诚信问题; 说得重一点,这也是各级政府能否取信于天下人,是对其执政能力的一大考验。有意思的是,广东省采取了由证监局局长出面,同辖区内17个地市级政府负责人,逐一签署《提高上市公司质量2006年度目标议定书》的做法,不正是因为,证监局长手中握着黄菊讲话的“尚方宝剑”吗?

    同样,2006年度购并的重头戏也在政府。黄菊已强调指出,对那些上市公司质地实在差的,“要督促和鼓励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通过并购重组等市场化方式,化解风险”,而那些差公司,则要充分抓住股改机会,“争取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抓紧解决历史包袱和存在的问题”。一句话: 有问题,找政府。

    尽管“一切由政府兜起来”,似乎并不符合市场化国际化的原则,尤其不配海归们的胃口,但诸如股权分置、国企大股东欠款等,本来就是政府提倡“股市为国企解困服务”种下的祸根,解铃还须系铃人,自然还得由政府来解决。对广大股民而言,从中也提供了不少投资思路,例如,清欠概念、购并概念,尤其是政府购并概念,哪些地方决心大,哪些企业有政府背景的,说不定能在ST股和准ST股中沙里淘金呢。

    本人主页: http://hwn.51msn.com  欢迎讨论 欢迎交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