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站在后人的角度去把握聂鲁达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在如火如荼的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能把握住聂鲁达作为一个人、同时又作为一个诗人的本质就显得殊为不易了,或许只有同样身为伟大诗人的艾青才能做到这一点。
可能是因为日记写作的私密性,艾青的这本《旅行日记》充满了灵感的闪光和见识的不凡,当所有人都被热情冲昏了头脑的时候,诗人还在像从前一样感受和思考着,正是这种卓尔不凡的气质使得聂鲁达惊呼艾青为“屈原时代留下的惟一中国人”,但也正是这种气质给诗人带来了灾难,可以想象这本日记后来能够成为艾青怎样的“罪证”,而它居然能够穿过岁月、穿过灾难保存至今,更重要的是它竟然可以在这次旅行50年之后聂鲁达百年诞辰之际出版,我们在感到幸运的同时或许更应该归之于诗歌带来的奇迹。
从夏天到冬天的旅行早已成了历史的陈迹,而诗人却永远走在精神的旅途之中。从聂鲁达的诗歌和艾青的日记,我们读到的是诗人的生命之歌和他们相互之间的心心相印。其实不管他们的诗歌在世间被人们如何解读,也不管命运会把他们带向何方,诗人总还是一如既往地在自己的旅途中歌唱。
聂鲁达本人不会在乎什么100年的诞辰,对他来说,对所有的诗人来说,不停地歌唱才是最重要的,而我们所能做的,也只有在大声阅读他们的诗歌之后,抬起头来,向着他们的背影,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