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爆炸”已成历史

拉美文学翻译主将回忆辉煌时代 西班牙语文学翻译前景堪忧1940年出生,北大西班牙语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并担任中国西班牙、葡萄牙、拉丁美洲文学研究会会长。 

    著有《西班牙与西班牙语美洲诗歌导论》、《拉丁美洲文学史》,译有阿根廷史诗《马丁·菲耶罗》、《拉丁美洲诗选》、《西班牙黄金世纪诗选》、《西班牙语反法西斯诗选》以及米斯特拉尔、聂鲁达、帕斯、希梅内斯、阿莱克桑德雷、鲁文·达里奥、加西亚·洛尔卡等人的诗集十余部以及《世界末日之战》(合译)、《火石与宝石》、《金鸡》等小说,并翻译和校注西文版《红楼梦》。 

“文学爆炸”在中国  编辑提示

    几乎所有读者都知道云南人民出版社的《拉丁美洲文学丛书》,而在不久前的北京冬季书市上,这套书正在3折甩卖,与此同时,不少读者却常常感叹这套书遍寻不着。拉美“文学爆炸”影响巨大,可我们连一些最基本的工作也没有做好。 

    20世纪60年代,一批拉美作家相继发表作品,引发了著名的拉丁美洲“文学爆炸”,在世界上影响很大。但是直到“文革”之后,美国代表团访问中国社科院,他们说起博尔赫斯,我们这边却几乎没人知道,才引起我们国家对拉美文学的重视。 

    等到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博尔赫斯作品集还有《人鬼之间》这批著作被翻译出来之后,中国作家都大开眼界,才知道原来小说还可以这样写。 

    当时西班牙语界有一大批人,比我还年长,比如林一安、王央乐……他们正是年富力强,想干一番事业的时候。1980年中国西班牙、葡萄牙、拉丁美洲文学研究会在南京大学成立,这个研究会当年非常红火,每年开两次会,不用交入会费,开会也从不收会费。而且,虽然现在不觉得当会长如何,但当时当上会长就表明你在这个领域是受到认可的。 

    大家都知道,国内读拉美文学,基本上都是读云南出版的那一套丛书。1986年8月我们研究会在昆明市举行过“纪念加西亚·洛尔卡遇害五十周年暨西班牙文学研讨会”,云南人民出版社的领导跟我们提出来说愿意出一套《拉美文学丛书》,并报了“八五计划”全国重点图书。 

    其实,出版社只是提供了一个书号,从确定选题、翻译、编辑到校对工作都是由我们研究会完成,拉丁美洲的诗歌部分基本上都是我翻译的。聂鲁达是得到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智利诗人,所以我在这个系列中与人合译了他最著名的《漫歌》。 

    1986年到1996年之间,拉美文学作品在社会上影响很大,但实际上发行做得非常不好,除了第一本书印了十几万册之外,后面出的书有些连5000本都卖不出去,是“想买的买不到,想卖的卖不掉”。 

    拉美文学对上世纪80年代达到的创作高峰期的作家有影响是肯定的,比如格非、莫言等一些作家,你可以感受到他们作品中魔幻的成分。虽然那时候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名著也被介绍进来,但因为相较欧洲发达国家,拉美社会无论是题材还是人们的心态都和我们最接近,所以应该说中国作家受拉美文学的影响最大。 

    但是,自从1998年云南人民出版社更换社长,再加上版权问题等等,“拉美文学丛书”就日渐冷清了。

下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