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支动荡家庭的投资和保险计划

30岁的简近期开始在家休息了,因为他们家的宝宝9月份就要降临到这个美丽的世界上了。简是一家合资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月收入稳定在5000元左右,年终会有1万元左右的奖金。简的先生是自由职业者,两人同龄,先生以前曾在企业做过,两年前辞职,自己从事自由职业,目前暂无稳定工作。不过他已经和朋友找到了一个比较好的项目,正在筹划合伙开公司的事宜,如果公司运行顺利,估计年底分红可以有10万元左右。

    简和先生目前每个月的基本生活开销在4500元左右,几乎把简的工作收入给“吃空”了。但好在两人以前的工作还有一些积累,目前还有16万元的定期存款、14万元的活期存款和1万元的股票投资,所以日常生活过得并不拮据。

打算投资房产是否合适?    去年,简和先生将原来结婚时父母给的一套一室户出售,获得现金28万元,然后又从平常的积蓄拿出一些钱买了一套2室2厅的房子,总值75万元,其中,从银行贷款40万元,每月偿还银行贷款2800元。

    日前,他们看中一套3房2厅的房子,总价在90万元左右,考虑买这套房作为投资或者今后小孩长大了自住也行。想采用首付20%,按揭30年贷款买下这套房子。如果真的这样操作,月还款额大约为4000元左右。

    比较头疼的问题是,如果不买这房子的话,又怎样让家里的闲散资金活用起来呢?目前简只有1万元投资在股市,其他投资工具还没有接触过,真还不太清楚在这样的低利率甚至是负利率时代,怎样让手里的钱为自己“打工”?怎样让那些闲散的银行存款为家庭生活质量的提高“服务”?这30万元的存款到底能派些什么用途呢?

    关于投资收益率的预期,简认为先生办公司虽然目前前景看好,但毕竟不是很稳定的事情,所以家里其他投资就希望相对能获得一点稳定的收益,年收益率在7%左右即可。

家庭保障是否需要调整    家庭保障方面,简自己有社会基本养老金等社会统筹的“四金”保障,但先生没有任何社会保险。现在,她已经给自己和先生分别买了一份平安重大疾病埃险,两人的保额都是10万元,先生还有一些意外保险和住院保险。两人的保险费每年一共要缴8000元。不知专家认为他们的家庭保障是否需要调整?怎样调整为好?

专家建议
家庭资产配置建议
    一、家庭财务状况分析
    简小姐家庭年度总收入为17万元。其中固定性收入(工资收入)7万元,预期性收入(分红收入)10万元。简小姐家庭年度总支出为95600元,其中消费支出为54000元,债务支出为33600元,保障性支出8000元。

    家庭年支出占家庭年收入的比例为56.23%。家庭月支出占家庭月收入的比例为146%,可见简小姐家庭的年度收支虽为平衡,但月收支成倒挂现象,每月需通过动用一定的现金储备达到月度的收支平衡。

    简家预期性收入达到家庭总收入的比例为100000/170000=58.8%。由此可见一旦预期收入发生变化将对整个家庭的整个收入产生较大的影响。

    简小姐家庭净资产69万元,其中房产75万元,高风险的投资资产1万元,储蓄存款30万元。简小姐家庭的资产除了房产外,绝大部分都做了储蓄存款。在这个负利率的时代,这种流动性过高的资产安排显然不是非常聪明的选择。

    高风险投资资产占家庭总资产比重为1%。以简小姐的年龄和家庭情况,这一比例显得过于保守,也不足以对未来的家庭生活提供令人安心的保障。简小姐家庭负债为37万元。负债与家庭净资产的比例为37/69=53.6% 基本处于比较安全的水平。

    从上面的家庭财务状况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简小姐的家庭财务安排是不妥当的,流动资产也未作合理安排,家庭保障程度不足。

    二、理财建议: 
    由于简小姐家庭月支出大于月收入,因此必须通过一定的现金储备金来进行保持平衡。根据简小姐家庭情况来说,储备金大约需要3万元左右,这些资金可以购买准货币市场基金。

    生孩子是家庭的大事,应该在财务上早做准备。建议简小姐按照”舒适版“的标准为生孩子预留2万元左右的预算,这些资金可以存在借记卡里,以便随时可用。

    考虑到家庭负债比例已届安全线,而且因为各种宏观调控的原因,房地产已经初步出现了降温的趋势,此时再通过举债去投资房产将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简小姐家庭再进行90万元左右的房产投资,按30%的首付款计算,将减少流动资产27万元,同时,每月将增加负债支出4000元,显然加重了每月支出的压力。更重要的,简小姐的先生目前暂无稳定的收入,公司也处于创业阶段,一旦公司产生问题,将有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因此建议在公司业务发展稳定后,再考虑购房计划。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