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投资还有机会吗

    在宏观调控政策频出的市场环境下,房产投资者是继续坚守阵地还是果断离开,这需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在目前这种市场形势下,对于手中仍然拥有物业的投资者来说,该如何应对呢?房产投资的门槛步步加高,投资者们还会有机会吗?

尚未离场者如何应对
    在目前政策频出的市场环境下,如果再去高谈差价投资,似乎有些不合时宜。

    虽然有业内人士提出,没有投资的房产市场是不健康的市场,但是投资过度的危害性则更大。从国家出台的系列政策来看,打击投机仍是近期最为主要的任务。

    尤其是在近期二手房转让营业税和个税的双重作用下,难怪有投资者喊出: “房价不涨25%以上,投资将一无所获。”但是现在看来,短时间内想要房价上涨25%,已不太可能。因此,我们不难看出,现在不是进场投资的好时机,而对于先前进场、现在还没有离场的投资者来说,则有必要讨论一下后续的应对措施。是继续坚守阵地还是果断离开,这需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离场不失为明智之举
   来自温州的投资者夏女士在联洋社区内曾一度拥有十几套物业,在去年遭遇宏观调控之后,她表示想要观望一段时间再作决定。但是记者近期了解到,她已经将手头的物业处理殆尽。

    夏女士承认处理掉手中的物业主要是从资金链方面考虑。她表示,由于目前房价已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上涨,而且每个月还要承担一大笔银行利息,因此继续持有物业的意义已经不大,还不如抛售解套。

    像夏女士这样出手抛售解套的投资者不在少数。上海美联物业在最近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在被调查的卖家中,有20%的人认为房价会在宏观调控系列政策的作用下,出现下跌,而且下跌幅度不小。同时还有16%的卖家希望通过降价的方式以求尽快脱手,以免房价下跌造成更大的损失。

    美联物业上海区总经理冯泓睿表示,现阶段交易双方最大的阻碍并非是在税收款项的缴纳上,而在于对于调控政策效果的判断也直接影响到对未来的预期。由此,造成了市场上交易双方的持续观望。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观望的期限越长,对投资者则越不利。因此这位人士建议,如果手头资金不足,也就是说资金链有问题的话,不妨抛售手中的物业以求解套,不失为明智之举。这位人士表示,就目前的情形来看,房价已经不大有可能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那么继续持有物业的话,对于投资者来说,其持有成本会不断增加,由此会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而如果资金链有问题的话,迟早会有无法坚持的那一天,与其这样,还不如现在就抛售解决问题,以求无债一身轻。

    鉴于目前刚性需求仍然存在,套用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说过的一句话: “只有卖不出去的价格,没有卖不出去的房子。”只要价格合理,还是能够成交的,因此在此建议急需解套的投资者,不妨在自己可以接受的基础上,对价格作出一些让步。

留守只为看好后市
    而对于手头持有物业不多,无须承担沉重经济负担的业主来说,继续持有也不算一件坏事。

    来自浙江宁波的郑先生也是一位房产投资者,他便明确表示自己将继续持有。他目前仍然持有两套位于人民广场附近的物业,每个月需承担的银行利息约7000多元,但是这两套物业出租的月租金收入为5000元,两者相差仅2000多元。所以对于他来说,没有形成很大的经济负担。

    郑先生坦言,只要租金市场维持在稳定的状态,他便有足够的信心继续持有,因为持有的成本不高。同时,他也看好上海未来的市场。因为在他看来,虽然市场暂时买卖双方都在观望,交投不是很活跃,但是上海的房地产市场并不会由此而掉头急转直下,经过一段时间的盘整之后,会出现平稳发展的局面。

    对后市看好的人还有不少。根据上海美联物业的市场问卷调查显示,对于宏观调控对于上海楼市走势的影响预测,有近29%的人认为仅略微下降,31%的人认为会基本持平,由此可见,还是有近六成的人对房地产市场抱有信心。如果再加上20%认为上海房价仍会大涨的人,看好后市的人达到八成。

    诸多业内人士也看好后市,在他们看来,宏观调控并非要将房价打压下去,而是希望通过系列调控措施使得房地产市场保持平稳健康的发展态势。上海杰星房地产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钱春芳曾向记者表示,宏观调控的目的并不是要使房地产市场沉沦下去,而是通过宏观调控,使得此前发展过快的局面有所缓和,同时抑制上涨过快的房价,使得市场更加健康地发展。对于后市的走向,钱春芳认为,会保持平稳的发展势头,未来一段时间内,房价会有所上涨。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