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打工族的理财心路

与很多在上海打拼的普通外地人一样,我也奢望在上海拥有一处房子,谋求长久立足,但这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年轻人来说是难于登天。三四年前,上海房价低的时候我的钱太少,甚至看到相近一个小镇上的新楼盘1450元/平方米我都没敢动手,还以为等我工资涨了,原始积累倍增了再买房也不迟。岂料正当我的荷包像乌龟踱步一样虽缓慢但却持续地鼓起来时,上海的房价却跑得比兔子还快!无奈,我只好退而求其次,回老家想办法去了。

    错过了在上海买房的良机,我不敢再死脑筋了,在老家安徽宿松10万元搞定一处小别墅,三室两厅全装修带前后院落共180平方米,距离县城繁华步行街仅几分钟路程。当时还犹豫呢,谁料两个月后,老家来电说有人欲出15万元盘下此房,总算不亏。婚礼刚结束,夫妻俩重回上海继续打拼挣钱。但是后面怎么发展呢?孩子、票子、在上海住的房子、车子……在现代化大都市工作与生活,耳濡目染,知道自己得与时俱进才行,得注重投资理财才能混下去。

    寻寻觅觅,在地铁小书店偶见《理财周刊》,如遇故人,“钱线新闻”、“家庭理财”、“生意场”……一个个经典栏目,让我大开眼界又相见恨晚。马上行动起来,先到网上搜寻“理财”相关板块,再到金融机构营业厅里找免费的保险、基金、人民币理财产品等宣传资料。《理财周刊》将我领进门,“理财”二字入我心,而理财修行只有靠自己了。

    错过了一次房产投资绝好机会的我岂甘再落人后,何况妻子追到手后,无后顾之忧的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追求理财了。股市如少女之心难以捉摸,只好放弃,还是弄点实在的理财计划更划算。妻子未来要生孩子,老是呆在计算机前当业务助理可对优生不利,得想办法让她来个“妇女解放运动”,就考虑积钱甚至借款给她开家小饰品店吧。依目前资金积累进度,年底应可玉成此愿。作为大丈夫的我,很荣幸晋升为家庭顶梁柱,得赶紧买医疗、养老保险,以确保既“稳得利”又“一生无忧”。还有些许钱,怎么办?干脆就“基金定投”,小钱变大钱吧,说不定妻子、未来的孩子到时又会有什么不时之需,需要一笔不少的钱呢!

    多亏《理财周刊》,是它让我有了这些新的目标。2005年,我的新起点,任重而道远,但有理财相伴,我信心十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