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鱼龙混杂 设置服务陷阱 骗人中介瞄上中老年

据新华社报道  近几年社会上的中介服务机构日益增多,个别中介机构使用违法手段使消费者上当受骗。工商部门提醒中老年人警惕三大“中介”陷阱。

    家住天津河西区友谊路的中年女士杨某几年前离异,近日她看到某婚介公司在征婚广告中介绍一名52岁、职业为警官的男士,便与这家婚介公司联系。电话中一名李姓女子告诉她带300元入会费面谈。杨女士来到这家公司,李姓女子又说要交400元,并解释说300元是普通卡,400元是金卡。婚介公司将把条件优越的先推荐给持金卡应征者。杨女士交了400元,李某给“警官”打电话。“警官”说他现在正在郊区,让李某把他的电话号码告诉杨女士,请杨女士和他联系。转天,杨女士与“警官”通了话,“警官”在电话里说马上要去霸县,等几天再见面。过了几天,“警官”又说,朋友的母亲病了,他得去照顾。就这样一个月过去,杨女士也没见到“警官”的影子。杨女士一气之下投诉到工商部门。

    据天津工商局河北分局介绍,目前有关婚介、租房、求职等中介服务的消费纠纷呈增多趋势,有相当一部分中老年人受骗。工商部门提醒应提防三大中介服务陷阱:

    一是黑中介招摇撞骗。一些单位和个人擅自设立中介服务机构或者超出经营范围从事婚介、房屋租赁买卖、出国出境务工留学中介;

    二是利用合同骗取钱财。一些中介机构往往作出承诺,如果介绍不成退还全部费用,但却以种种理由不退或少退费用。有的中介机构玩文字游戏,利用格式合同签订不平等条款;

    三是发布虚假信息。以用工单位酬金丰厚为诱饵,骗取求职者手续费,其实所介绍单位并不用人,而中介机构则以继续提供就业信息为由拒绝退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