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照讲安房直子是有魔法的,我很同意。对我来说,她的魔法最初降临在我身上,是通过阿茗。后来是在北师大,甚至是在澳大利亚读博的时候也有一段神奇的经历。有一年,我跟着导师和几位同门,去开一个学术会议。在那个学术会议上,我遇见了Helen,她比我大二十多岁,在澳大利亚的一所大学里教授日语和日本文学。Helen在那次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就是关于安房直子的童话。我去找她聊天,我问,你也喜欢安房直子吗。她说是的。
Awa Naoko,这是她名字的英文读音。我从Helen那里才知道,安房直子的小说不仅被翻译成中文,也被翻译成了英文,在欧美国家出版,甚至俘获了像Helen这样一个金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的心。我想,她的魅力是跨越文化和国界的,因为她故事中的写到的主题,是全人类所共通的吧。
关于安房直子 S:那样吸引着世界上各种各样读者的安房直子,究竟是一位怎样的作家呢?请新照来介绍一下安房直子的生平和重要经历吧。
K:安房直子从小就因父亲的工作原因(其实是养父,后面会解释),几乎一直在转学中度过,读小学和中学期间,几乎辗转了半个日本。因为她性格比较内向,不擅长体育课(日本学校又特别重视体育课),所以很难交到朋友。再加上刚遇到伙伴,就要面临转学,这种生活给安房直子的内心带来了很大的不安感和孤独感。这也奠定了她作品中总是带有淡淡的哀伤的基调。
安房直子说过,给自己影响最大的就是《格林童话》,里面的精灵、女巫、森林令她十分着迷。所以她的故事中,经常会出现和森林相似的花田,和女巫相似的树精老婆婆,和仙女相似的各种小动物。主人公也总是需要面对各种困难和磨练,受到魔法人物的帮助后克服困难——安房直子曾经说:这是民间传说的一个永远的主题。正直的小儿子,饱受狡诈的哥哥们的欺凌,但到头来还是被惠予了幸运,最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所以安房直子的童话也会给人以非常大的慰藉和力量。
然后是非常重要的养女经历,这方面内容在中文资料里非常少,但却又深刻地影响了她的作品风格。安房直子本来是藤泽喜久郎的第四个女儿,上面三个都是姐姐。但是她妈妈英子的妹妹,也就是她的姨妈和姨夫安房喜代年,一直没有孩子,所以她的妈妈和妹妹就约定了如果生下来是个女儿,就过继给妹妹做养女。后来果然生了一个女儿,就是安房直子。
安房直子的养父母安房夫妇对她十分宠爱,她小时候喜欢看书,于是养父母就买了很多书。只不过一直隐藏她是养女的身份。安房直子跟她所谓的姨妈感情很好,和她的二表姐也是无话不谈。但她一直不知道这就是她的亲生母亲和亲姐姐。
在安房直子长大后,虽然没有具体时间说明,大约在高中到大学时期之间,她可能意识到了自己的养女身份(这件事情,后来家人也对她坦白了)。
这些经历交织起来,不难理解,为什么安房直子的童话中,主人公总是处于孤独、不被人理解和接纳的状态,总是和善良的动物和花精们为伍。最后主人公在幻想世界中获得孤独和治愈,也是安房直子通过写作来治愈自己受伤的心灵的途径。
文学写作传统 S:谢谢新照对于作者生平的补充,这方面资料在中文语境中确实比较少见。刚才新照提到,安房直子作品受西方童话影响很大,她自己也非常喜欢阅读,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安房直子的作品也非常具有日本民间文学的特点,能请王越来谈一谈这方面的影响吗?
W:像刚才新照也谈到了,安房直子受格林童话的影响很深,她的童话中有很纯正的西方民间故事的风味。实际上,安房直子也深受日本民俗文化的影响。新照以前介绍过,“狐狸的窗户”起源于日本真实的民俗,狐狸会假扮成人的模样来欺骗人类,如果你这样用手指搭建一个菱形,透过这个窗户去看对方的话,那么就能看出狐狸的原型了。
日本民俗学家柳田国男认为,日本民俗不仅包括像谜语、歌谣、民间神话传说和故事这样的语言文本,还有围绕信仰而展开的思考方式、价值观等生活意识。像我们中国也有很丰富的民俗文化故事传统,比如牛郎织女的传说,七夕节“乞巧”的传统。民俗信仰中有很多具有丰沛想象力的故事,是天然的童话创作素材。
安房直子就是从日本民间丰富的民俗传统和民间故事中,汲取了很多养分。像她笔下经常出现的“狸”“狐狸”“天狗”,都是日本家喻户晓的妖怪。而且,这些妖怪,如果从源头来说,很多都来自中国古代的古书,例如《山海经》或《搜神记》。
幻想世界的魅力 S:现在我们是时候走进安房直子的作品中去了。安房直子这些精美的短章究竟有怎样的特点呢?她笔下的故事为什么如此吸引我们?
K:如果翻开这一套书系,你会发现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像是《不可思议的文具店》《谁也看不见的阳台》《谁也不知道的时间》等等,就在短短几千字的童话故事中,开启了一个广阔的魔法世界的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