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文学博士眼中的安房直子

    对于日本儿童文学的爱好者来说,除了宫泽贤治、角野荣子、新美南吉等作家,安房直子也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名字。这位居住在山间小屋、深居简出的“宅女”,凭借自己的空灵想象,在3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为我们留下了270余篇动人的短章。

    今年5月,我们推出了全新的“安房直子幻想小说”系列,这套图书集中选取了安房直子的代表作品,由中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理论家、翻译家彭懿担纲翻译,译文精准传神,唯美流畅。

    为了能与更多读者分享安房直子童话森林的魅力,我们特别邀请了麦考利大学文学博士王越与白百合女子大学儿童文学博士孔阳新照进行了一次阅读分享。

    在她们的讲述里,安房直子究竟有怎样的魅力呢?跟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为便于阅读,以下分享中,S代表少儿社,W代表王越,K代表孔阳新照。)

与安房直子相遇
    S:非常高兴能邀请到王越和新照与我们聊聊安房直子。首先,想请两位分享一下,自己最初是如何接触到安房直子作品的呢?

    W:大概是我在上初中的时候,2000年初,妈妈为我订阅了一些杂志,像《少年文艺》《儿童文学》之类的。在那个时代,杂志的页面下方,会有一些征求笔友的讯息。全国各地征订了这些杂志的小朋友,想要寻找一位通过写信交谈的朋友的话,就会把一个简短的个人简介和地址投稿给杂志社,然后杂志会刊登出来。

    现在的小朋友们可能会觉得写信已经是非常陌生的事情了,而我们那个时代,笔友还是蛮常见的。于是呢,我就有了一位笔友,跟我年纪差不多大,也是初中,但居住在另一个城市。她叫阿茗,很喜欢画画,我们在中学的那几年里,通了很多很多封信,全部都是手写的。在信里,除了分享我们在学校和家庭生活中的快乐和苦恼之外,我们也会给对方推荐自己读到的好看的故事,漫画,或者听到的好听的歌。

    第一次读到《狐狸的窗户》这个故事,就是在阿茗的信上,通过她一笔一笔手写的字,而读到的。而且,当抄到猎人遇到小狐狸,小狐狸建议他用桔梗花染染手指的时候,阿茗在字旁边画了用手指搭成的窗子。那童话点燃了我心里的火焰,橘红色的,那么温暖,又那么冰凉。于是就记住了安房直子这个名字,于是把《原野之音》给阿茗寄去,于是阿茗开始给我抄《风的旱冰鞋》,一字一句,一笔一画,比这更美好的事情,我再也想不出了。

    我从来没期盼过能买到她的书,我以为我们只能从杂志的角落里一篇篇收集起来,裁剪下来,抄写下来,体味那原始真纯的感动。后来,我在新华书店的少儿专栏,看到了三本她的书。就是少年儿童出版社最早出版的那套,彭懿老师翻译的“安房直子幻想故事集”。我欣喜若狂,一口气全买了。这就是我跟她的第一次相遇,通过我可爱的笔友,阿茗,和她温暖的自带插图的手抄本。

    S:一个非常温暖的相遇故事。那么新照呢?

    K:对于我来说,安房直子是一位给我“施了魔法”的作家。我的童年,也是在安房直子童话的陪伴下度过的。小时候第一次读到安房直子的《狐狸的窗户》这篇童话时,就爱不释手。彭懿老师翻译的安房直子童话集,我从小到大读了非常多遍。

    后来在我大学时期,开始尝试写童话。当我闭上眼睛在构思时,眼前总是会浮现出安房直子童话中的花精、树精、小狐狸、狗獾……还有一望无际的花田,萦绕在耳边的歌谣……当时我写的作品发表在了《儿童文学》上,其中有一篇《蔷薇花粥》还入选到《2013年的中国童话选》里。

    但是有一件事情却令我感到不可思议,一本杂志里有好几篇类似安房直子风格的童话!难道,我们都被安房直子施了魔法吗?之后我又读到了许多中国读者写的安房直子风格的童话,这都让我开始了思考:为什么她的风格令我如此着迷?为什么安房直子的童话会令这么多中国读者喜爱并模仿?她的魅力在哪?她的神奇之处在哪?

    因此,我才来到日本,学习儿童文学,想要解开安房直子的魔法!

    S:看来这个“魔法”的力量非常强大,从新照的童年时代一直影响到她走上学术研究的道路。王越本科是在北师大中文系学习的,北师大也有儿童文学研究的传统,在大学时期是否也会有和安房直子相关的故事呢?

    W:我在北京师范大学的中文系念的本科,大四的时候,我上了一门叫作儿童文学概论的课,是陈晖老师开设的。在那门课上,陈晖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很多世界上经典的儿童文学,比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爱丽丝漫游仙境》《柳林风声》,等等。在为那门课写期末作业的时候,我就在想,怎么老师讲的都是欧美的作家和作品呢?来自日本的安房直子的童话,是不是也可以写一下?所以,我就以安房直子的童话为题目,写了那门课程的期末论文。那篇论文得到的成绩还不错。

    这件事也激励了我研究生继续攻读儿童文学方向,部分地导致了我出国,仍然跟随研究儿童文学的老师,攻读博士学位。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