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没有帕慕克的土耳其(3):谈论宗教时,土耳其人会说什么?

    距卡帕多细亚省的内夫谢希尔19公里处的凯马克勒地下城,是这些遗址中最宏大的一处。这座地下城现在已经发掘出有8层,对公众开放的则有4层。城内崎岖的迷宫般的通路,连接着蚁穴般的隐藏在地下深处的一个个房间。岁月的打磨,已经将整个地下城堡磨出了石头本来的颜色,只是凭着一些石壁上的印痕、凿洞和燧迹,让人依稀能够辨识人们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痕迹。

    当我们跟随导游弓着腰穿行在这座交织成网的地下城中时,每每目光与墙面上模糊却仍旧可辨的十字架相遇,我都会想起圣经、优西比乌以及其他基督教典籍中那些的感人文字。有一位基督史学家曾经这么记载受到罗马皇帝迫害的基督徒:“天破晓了,他们的胜利也来临了,从牢房走进大圆场,好似步向天庭,他们的脸面放射出喜悦的光辉!”

    这些躲藏在地下暗室中的基督徒们,或许不像那些义无反顾地走上殉教道路的殉道者,但他们却成为教会的“种子”,为君士坦丁大帝时代“基督的国”第一次降临“世界”(西方世界)保存了宝贵的信心。

    层叠的宗教景观

    各种宗教在安纳托利亚这片土地上神奇地被捏合在了一起,始终成就着一番特殊的文化景观。生活在这里的人,坚定地追随着自己的信仰,却很少去指摘和压迫他人不同的信仰。

    在这个方面,以弗所(现名塞尔丘克)显然是最典型的明证。这座被圣经反复提及的古罗马名城中,包含了远古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多种宗教元素。最为难忘的一处景观,位于城中的一座小山丘上。那天接近傍晚的时分,导游神秘地介绍说带我们去一个不在行程内的景点,当作福利。到达下车后,我们却只看到山脚下的一片废墟中,仅剩一个柱子孤独而忧伤地矗立着。导游随后的介绍,却让我们震惊了。这片不起眼的废墟原来就是古代世界的七大世界奇观之一——阿尔忒弥斯神庙的遗址。在古希腊,阿尔忒弥斯神庙曾经是希腊化世界最大的神庙之一,其规模远超著名的雅典的帕台农神庙。

    更为重要的是,在远处的山上还坐落着十二门徒之一圣约翰的陵墓及在其之上建造的圣约翰教堂遗址,而在教堂的旁边就坐落着一座大型的清真寺——伊莎贝清真寺。从某个角度望去,圣约翰教堂、伊莎贝清真寺和阿尔忒弥斯神庙遗址恰好位居一条视线上,分别构成远景、中景和近景,成为这座小城宗教文化沉淀层累的标志。

    最后我想说一说我们的那位导游。

    旅行的后半程,我们恰巧碰上了圣诞节这个基督教的重要节日。

    清晨上车时,我们隔夜被恰纳卡莱海滨的风景陶醉,一时忘记了导游是个伊斯兰教徒的事实,于是情不自禁地跟他打招呼“Merry Chrismas”。对此,导游用一种并不在乎却的确是认真地口吻回应道,“我们国家并不相信这个,这是基督教的节日”。

    这就是土耳其人,心里始终都有执守的信仰,却很少刻意去排斥异教的文化。也因此,无论我们的信仰有多不同,但在土耳其听到宣礼声响起,都会生出同样一种安宁。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