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地位,在英国仅次于莎翁——专访上海译文出版社副社长赵武平

    期待中国的狄更斯式力作

    晶报:在您看来,狄更斯作品对中国作家有怎样的影响?

    赵武平:不少研究者发现,老舍、张天翼和巴金等现代文学作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狄更斯的影响。有评论认为,老舍可以说是“中国的狄更斯”,因为他们都偏爱描写底层社会生活,关注社会问题和揭示不公平现象,语言幽默风趣。讽刺小说家张天翼也在自叙中说:“对我影响很大的作家有狄更斯、莫泊桑、左拉、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而1980年代以后成长起来的一批作家,比如莫言、阎连科和刘庆邦等,对于社会底层人民的关注,隐约也能看出狄更斯的影子,毕竟对于社会现实主义写作来言,评论界一直把狄更斯、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当成榜样的。 

    晶报:狄更斯是英国第一个描述工业化过程的作家。目前的中国也正处于一个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社会充满繁荣和纠结,中国现在是不是更容易产生狄更斯式的作家?

    赵武平:如果简单来对比,中国社会所处的阶段,同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有些相像,但当时英国社会的矛盾和问题,和中国当下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其实并不完全一样。目前国内的确有具备社会批判意识的文学家,但他们能不能像狄更斯当年那样,以非常鲜活的笔触与专业知识针对社会问题演绎故事、撰写小说,其实是很值得思考的。当然,不能否认一些胸怀远大的作家,从没有放弃社会批判的理想,他们应该会创作出具备深度的社会批评的力作出来。

    晶报:在您眼里,谁的写作更像狄更斯? 

    赵武平:就有限的阅读来看,阎连科和刘庆邦的小说写作,是很容易让人想起狄更斯笔下血淋淋的英国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社会缩影,他们关注底层社会百姓命运的文学努力,非常值得尊敬。

    一个属于所有时代的作家

    晶报:狄更斯作品在英国处于怎样的地位?

    赵武平:狄更斯是文学史上公认的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他在世的时候受大众欢迎的程度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作家。他的许多作品能够做到雅俗共赏,技术的进步和他的作品的魅力很快使他扬名世界;他洞察社会及其弊端时的敏锐、同情心和才智丰富了他的小说,不仅使他成为十九世纪的一位文学巨匠,而且也使他成为那个时代中最具影响力的良知代言人。

    2007年版《不列颠百科全书》对狄更斯的评价非常高,称他是一个“不属于一个时代而是属于所有时代的作家……1970年的狄更斯逝世百年纪念活动反映了一个重要的共识,即狄更斯在英国文学中的地位仅次于莎士比亚。”

    晶报:2月7日是狄更斯诞辰200周年,据您了解,英国文学界有什么纪念活动?中国出版界、文学界呢?

    赵武平:英国发起的“狄更斯2012”全球文学庆典系列活动,是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参与的重大的纪念活动。在2月7日狄更斯生日到来之际,很多国家的文学组织和机构策划了各种各样的纪念项目。在英国,英国广播公司(BBC)从去年11月28日到今年2月7日,连续推出各种狄更斯电视纪录片、狄更斯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和广播剧,以及狄更斯文学研究讨论活动直播节目。伦敦的狄更斯纪念馆和狄更斯的家乡朴茨茅斯也会邀请各大学狄更斯研究专家和当地读者交流互动,举办狄更斯诞辰200周年特别纪念展览。此外,在新西兰、法国、德国、瑞士、荷兰、美国和巴基斯坦等国家,也将同步举办各具特色的纪念活动。

    在中国的北京和上海等城市,由英国大使馆和英国文化委员会联合发起的“狄更斯2012”全球庆典活动,从2011年11月到2012年2月间,将在各地巡回放映《远大前程》、《双城记》等狄更斯小说电影,同时还会举办邀请莫言、刘震云和慕容雪村等小说家参与的狄更斯文学沙龙专题讲座和对谈活动。

第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