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之我见 由于工作的原因,我经常和客户谈的就是大家最关心的医疗和养老问题。我发现很多人对自己每月扣除的“四金”(含统筹养老金和医疗保险金)也不十分清楚,而对今后退休的收入更是不甚了了。贵刊第63期的《没有百万难养老》的文章,把抽象的数字根据不同的情况具体化了,解决了很多人的困惑,实在是做了一件大好事。但是有些读者,比如中山西路的张雨先生,很可能会一下子没了信心,甚至要推迟或更改美好的人生计划。我看这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首先,一个人退休后的日常开支会比工作时少。退休后用于服装、交通、交际等费用都会相应减少,而医疗保障根据目前的政策还要好于退休前。如果退休后的收入相当于工作时收入的50-70%,人们就能维持一般的生活水平,而生活质量还会比工作时有所提高,因为那时闲暇的时间多了,可以尽情地享受生活。这是社会上大部分退休人员的生活写照。
其次,我们应该有一个概念,统筹养老金是我们退休后收入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就像很多单位有统一的工作服装,但是很少有人直接穿去上班或在休息时作此打扮。如果要确保退休后高质量的生活,退休后的收入构成中社会统筹养老金要低于40%,而商业保险、房屋出租、股票或基金、债券、银行存款等的收益要高过于60%。衡量养老生活质量的高低的标准是前者的比率越低越好,后者的比率越高越好。
再次,20年前和10年前的10000元和今天的10000元其实际的价值有很大不同。同样今后的一两百万可能只相当于现在的几十万元。假设张先生30岁结婚,32岁生子,到60岁退休时,孩子早已参加工作,甚至已经成家立业了,退休前的几年,经济上的负担是递减的。如果张先生的孩子培养得好,有出息,到那时孩子还会孝敬你,为你的老年生活增光添彩。
我几乎和张先生同龄,你现在年薪5万,应该说起点不低,作为新时代一个有抱负有责任感的年轻人,要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一方面,努力工作,投资自己,提升自己的价值,获取较高的收入;另一方面,开源节流,充分运用商业保险来规避风险和补充养老,以及进行各种投资组合来使自己的资产升值。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要妄自菲薄,低估自己的价值和高速发展的上海城市为我们带来的机会。相信不久的将来,张先生的愿望都会一一实现。
上海浦东新区博华路980弄8号 徐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