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本刊“育儿养老大家谈”的读者文章刊发后,编辑部又收到了许多读者的来稿,现选载章木兰、徐波和吴忠庆三位读者的文章,如有更深更新观点的读者,欢迎参与讨论。
想不成为“百万富翁”,也难 如果让已退休的人与新生代一起讨论“育儿养老需要多少钱”的话题,答案显然是不同的。看了周刊60期《育儿不易,费用惊人》一文,我一阵暗喜,庆幸自己已逃过“一劫”。记得八十年代初,儿子进全托幼儿园每月只须付费23元,而且单位还报销19元,现在听起来如天方夜谭。当年只挣几十元工资,送孩子全托也是一桩蛮奢侈的事情,不亚于现在送孩子上贵族学校。后来又看了周刊第63期《没有百万难养老》的报道,对我的打击实在太大了,一阵惊愕和恐慌掠过我的脑海。天哪!从学徒拿16元起直至领取千余元退休养老金,期间三十多年上有老下有小,积攒个十万八万已属不易,哪来百万?然而转念一想,大可不必惊惶失措,我们的退休养老和医保都是有基本保障的,再加上我们的生活观是知足常乐,对物质的需求大都是一箪一瓢足矣,追求更多的是精神愉悦和身心健康。剔除天灾人祸,如若儿辈尚有孝心,能补贴一点,进一家中档标准的养老院颐养天年,我已经是心满意足,三生有幸了。
而对于那些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他们正值成家立业的年龄,确实是既有远虑也有近忧的,他们必须直面育儿和养老这两大难题。张雨先生的顾虑是很现实的,但如因无法承受生活之重而不娶妻生子,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我是不敢苟同的。如果大家都像小张先生这样,我们社会再过几十年将是什么样的局面呢?繁衍后代的社会责任谁来承担呢?如果小张先生能换个脑筋想问题,不轻言放弃,恐怕就无需杞人忧天了。我向你推荐一本书:《邻居家的百万富翁》。书中写道:“财富,通常是辛勤工作,坚持不懈,善于计划,特别是克己自律的生活方式的结果。如果你愿意用你的时间、精力和消费习惯去做必要的交换,那么你就开始构筑财富的大厦和得到金钱上的充分自立。”像张雨这样的年轻人,有知识、有本事,年富力强,正处在人生的上升期,完全可以结婚、生子、买车、度假一样都不少。机会是青睐有思想准备的人,说不定经过若干年的不懈努力,小张先生完全可能就是我们邻居家的百万富翁。
闲来无事的我也想在经济上有所改善,看了一点理财方面的书籍,尤其是订阅了《理财周刊》,参加了读者俱乐部,观念滞后的我也有些开窍了。现在我敢说不仅是年轻人,连中老年人都有可能成为百万富翁。如果我们能做到以下几点,相信我们未来的生活殷实无忧:1、凡事须定目标,包括每月每年或者一生的目标。2、努力再努力,设法多挣钱。3、未雨绸缪,尽早编织育儿养老的“安全网”。4、开源节流,量入为出,保持中等水平的节俭。经过二三十年的投资理财,伴随日积月累的储蓄,以及股票、债券、保险、房产等带来的丰硕回报,到退休时也能过上好日子,那时想不成为百万富翁,也难。
创富沙龙会员 章木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