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剑雄写史:王莽改制的是是非非

    葛剑雄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他的新书《葛剑雄写史》,从春秋、两汉、三国、南北朝、唐、五代、宋、明、清等朝代选取了十六个有代表性并对当时及后代历史发生巨大影响的事件,夹叙夹议,以点及面,对中国历史进行了一次照相似的扫描。其中有对今人不太注意的历史事件的深刻挖掘,也有对今人错误的历史认识的颠覆性纠正。特摘选其中一章,以飨读者。   

    揭发表兄,大义灭亲,38岁当上大司马

  初元四年(公元前45年)王莽出身在一个显赫的家庭,他的姑母王政君被元帝立为皇后。成帝(王政君之子)继位后,王家先后有九人封侯,五人担任大司马。但王莽父亲早死,没有轮到封侯;哥哥也年纪轻轻就死了,留下了孤儿寡母。王莽从小谦恭好学,生活俭朴,平时侍奉母亲和寡嫂,抚养侄儿,都规规矩矩;对待社会上的名流学者、家中各位叔伯,格外彬彬有礼。永始元年,王莽被封为新都侯,升任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官越升,越是谦虚。他广泛结交高中级官员,救济名士,家里不留余财,连自己的军马衣服都拿来分给宾客。在位的官员不断举荐他,在野人士纷纷传播他的佳话,王莽的名声逐渐超过了他的叔伯们。 

  王莽的叔父曲阳侯王根担任大司马多年,因一直有病,几次要求退休。王莽的表兄、太后的外甥淳于长名列九卿之首,按惯例应继任大司马。淳于长忘乎所以,大肆收受地方官的贿赂,妻妾成群,生活侈靡。淳于长的妾许女靡的姐姐是成帝已废的许皇后。许氏想求皇帝给她复位,送给淳于长大批宫中的用品和财物。淳于长骗她说有办法让成帝立她为左皇后,通过许女靡不断给她写调情的信。此事让王莽打听清楚,就利用探病的机会报告王根:“淳于长见您久病,好不高兴,自以为应该代您辅政了,已经给不少人封官许愿。”王根大怒,要他赶快向太后汇报,太后气得让成帝免了淳于长的官。不久,王莽的另一位叔父红阳侯王立接受了淳于长通过儿子王融送来的大批珍宝后为他在成帝前说情。成帝让有关部门调查,王立让王融自杀灭口。成帝更怀疑他们间有阴谋,将淳于长关押在洛阳的诏狱中反复审讯,查清了他的罪行,在狱中被杀死。王莽继王根和其他三位叔伯之后当了大司马,当时他38岁。

  体恤百姓,网罗文士,赞颂他的民歌有3万字

  正当王莽声誉日隆时,成帝驾崩,太子继位(哀帝)。成帝无子,太子是侄儿、原定陶王刘欣。哀帝继位后,他的母家成了新的外戚,王家却受到沉重打击。王回到新都侯国(今河南唐河县西南)闭门不出。他的儿子王获杀了一名奴婢,被他痛骂一顿,逼令自杀。三年间,官员们为王莽鸣冤的上书数以百计。元寿元年,哀帝以侍奉太皇太后的名义征召王莽回家。 

  一年多后,哀帝病死,太皇太后急召王莽进宫。哀帝的嬖臣、大司马董贤被免职自杀,王莽被封为大司马,建议迎9岁的中山王继成帝为帝(平帝)。太皇太后重新成为皇太后,临朝称制,由王莽执政。 

  王莽很快收罗、组织起一个得心应手的班底:王舜、王邑为心腹谋士,甄丰、甄邯负责决策,平晏掌管机密,刘歆撰写文告制造舆论,等等。元始元年(公元1年)正月,大臣们向太后提出,王莽“定策安宗庙”的功绩与霍光一样,应该享受与霍光相等的封赏。王莽上书表示,他是与孔光、王舜、甄丰、甄邯共同定策的,希望只奖励他们四人,以后再考虑他。并不顾太后多次诏令,坚决推辞。左右向太后建议,还是不要强迫他,先封了孔光等人,他才会答应。四人受封后,王莽还是不肯出来,群臣又建议,王莽虽然极尽谦让,应该表彰,但及时加赏,才能证明朝廷重视大功。于是太后下诏:王莽增加封邑二万八千户,封为太傅,称安汉公,以萧相国(何)的故居作为安汉公官邸。王莽不得已接受了安汉公的称号,但退回了增封的土地和民户,表示要等到百姓都达到小康水平后再说。太后下诏:接受王莽的辞让,但将他的俸禄、办公人员和赏赐都增加一倍,什么时候百姓达到小康,大司徒、大司空负责上报。王莽连这一点也不接受,建议应该首先考虑封诸侯王和开国以来功臣的子孙,然后是在职官员,增加宗庙的礼乐,使百姓和鳏寡孤独都得到好处。最后朝廷下令:全国成年男子每人增加一级爵位;二百石以上级别的官吏,不论是否试用期满,全部转正;封东平王、中山王,封宣帝曾孙36人为列侯;封太仆王恽等25人及右将军孙建等为关内侯;公、列侯的继承人犯了罪,凡判处“耐”(剃去须发服劳役)以上的都应先经上级批准;派谏大夫巡视三辅(三个朝廷直辖区),凡上一年多收的赋税一律予以赔偿,凡不妨碍哀帝陵园中建筑物的百姓坟墓都不迁走;天下吏民不必再自行置备服兵役所需物资。

下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