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分置改革启动市场再破6年新低

不过,大多数机构的看法显得相对中性。博时基金认为,如果股权分置改革将来按照目前的试行办法进行,将会加速推进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价值回归,并在短期内会丰富二级市场的投资热点。

    博时基金还认为,对于基本面差的公司,即使其股价短期内有上涨表现,但长期来看,由于缺乏支撑,其股价将会随着市场整体估值水平的下降而不断下跌。对于基本面好的公司,即使其含权预期因各种原因而暂时不能兑现,但只要其股价估值合理,仍将被市场重点关注。 

引发价值重估    国泰基金对试点的成功抱有谨慎乐观的预期。因为解决股权分置本身并不会马上创造价值,其通过治理结构优化而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和提升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将是个中长期过程,短期内这只是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之间利益的转移。4家试点公司都有补偿方案,这种补偿有利于保护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因而这些试点公司存在短期的交易机会,但其中长期的投资机会还是取决于公司本身未来的经营状况,及全流通后的法人治理结构对公司价值的提升度。较为成功的试点案例将有助于理性预期的逐步形成,为市场带来信心和机会。

    分析师相信,在今后一段时间,全流通问题将引发市场对各个公司投资价值和合理估值水平的深刻思考。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应该以全流通的思路评估上市公司。

    银河证券研究中心吴祖尧认为,管理层推出的"试点通知"是稳定市场政策组合的一个环节,可以确认,当前市场所处的位置就是政策所认可的底部区域。制度变革将成为今后推动股市向好的最重要动力。

    吴祖尧分析,市场对股权分置试点的理解存在分歧,要形成共识还需要时间。由于投资者预期含H股、B股公司进行试点的程序要相对复杂,而这些公司对指数权重较大,也影响到大盘走势。总体来看,市场对股权分置试点的负面理解在逐步消化,下一步市场将转向对其积极意义的挖掘上来,再加上政策积极向好的大背景,做空的风险在增大。

    目前市场的平均市盈率在20倍左右,这样的市盈率在国际上也不算高。另外,从当前股市的股息率来看,剔除ST公司和亏损公司后,沪深流通A股的平均股息率为1.89%,已接近1年期储蓄存款利率。A股市场的绝对投资价值已开始体现出来,市场正面临难得的买入机会。

    有基金经理指出,试点办法的推出,短期内有可能出现更多的投机机会。信息不对称会导致一些股票短期出现幅度比较大的波动。在试点启动的大环境中,短期“股权分置试点”的题材炒作有望持续升温,首批实施试点的股票,将受到短线资金大力追捧。同时,股权分置试点开始后,全流通将引发大规模的重组行为,游资有可能再度成为新一轮行情的主力,市场炒作题材将会大为增多,市场活跃度将明显增强,市场盈利模式将呈多元化发展。

机会中需谨慎    尽管市场存在机会,但仍需谨慎。大成基金认为,试点工作的展开为证券市场带来了转机。但另一方面,在股权分置未完全解决前,证券市场还存在着明显的系统性风险,在投资管理中仍需谨慎。对于不同的方案,投资者的估值会有所不同,投资决策可能也不同。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认为,从管理层构筑和谐社会、稳定发展的思路推测,相信前几批试点公司中民营先行的阻力较小,且应该是近期无再融资意向和方案的公司,因此可做多重条件的选股交集,其中中小企业板中有价值的民营公司以及主板的个别民营公司值得关注。由于解决股权分置会引起股权流动的预期,市场将逐渐加大对上市公司重估价值的认识。因此,结合景气和估值的平衡判断,类似于商业、酒店、电力等行业的龙头上市公司,将逐渐显现其基于长期持有的买点。

    富兰克林国海中国收益基金总经理林伟杰表示,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开始后,消息因素的影响会导致一些股票短期出现大幅的波动。但是,越是在这种时候,投资者越应该谨慎操作,避免追涨杀跌。

    综合分析师的观点,总体来看,大盘还处在一个弱势过程中,市场的多空分歧仍相当突出,后市盘面变局值得密切关注,而是否有成交量的放大仍然是判断短线盘面的重要参考指标,在没有放量之前仍应保持谨慎。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