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房产中介交易佣金下调的规定实施一个月以来,市场效应初现,各界反响尤为强烈,人们对此规定的说法也各执一辞。然而不管怎样,中介费下调,是对中介市场进行的一次洗牌,其最终受益群体必定是广大消费者。
上海市房产中介交易佣金下调的规定实施已近一个月了,具体细则调整为:房屋置换代理中向上下家各收取成交价的1%,房屋租赁代理中向上下家各收取月租金的,与之前的买卖房产总佣金3.5%相比,降幅高达40%以上。面对如此大幅度的降佣,上海日渐规范的中介市场将如何来应对?目前上海房地产中介公司的反应怎样?他们到底将何去何从?
中介商苦对冲击波 佣金下调的新措施对于房屋买卖双方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但对房屋中介企业来说,它直接影响的是企业的利润,从整个中介行业来说,由于目前中介公司数量越来越多,本次政策的出台,必将是对现阶段良莠不齐的中介市场的一次重新洗牌。 “冲击波,绝对是一股强烈的冲击波!”尽管不少中介与记者谈到此话题时尽量面不改色,强调以品质服务取胜,但是21世纪不动产上海区域分布总经理王皓还是向记者吐露了心里话。 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讲,受益最多的是消费者。王皓也相当理解政府的苦心,因为不管怎样,在上海所有的业态中,房地产业的投诉是第一位的,而在房地产的投诉中,与中介相关的又排第一位。乱收费、重复收费、虚假广告比比皆是,很多小公司甚至在吃差价,使得消费者对中介公司很是不满。一项调查显示,目前上海人对房屋中介公司的服务满意度仅达 16%,愿意再次委托中介公司服务的比例也只有17%。同时,与房地产相关的组织职能部门管理措施还不十分完善,管理的改进赶不上房地产业发展的态势,因此也就有了这次以物价局为主、房管局为辅推行的中介佣金下调规定。 政府出台这一政策的初衷是抬高进入门槛,把小中介公司逐渐赶出市场,培育大的中介公司,从而提高服务水平,但很多大公司却对此忧心忡忡。因为大公司由于服务水准高,成本也高,需要较高的收费才能维持,大幅度调低佣金只能是保护小公司。因为小公司的服务少,成本低,收费本来就不高,低收费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根本,佣金大幅下调对他们的收费影响并不是很大。 21世纪不动产自从1999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光是在房产信息的IT方面,就投入了800万美元,更不用提后来推出的“无现金服务”、法律服务、质量服务和管理成本了。这种资金投入远比夫妻老婆店的一部电话,一张桌子,一间房子多得多。这样的费率一刀切对大型中介短期内的影响将是非常大的。 在规定未颁布之前,戴德梁行旗下的泛城(中国)综合住宅服务业务总监郑兢奋就曾说:“如果佣金下调的规定真的出台,泛城的扩张计划不但会停止,甚至考虑退出二手房交易市场。因为实在无利可图,现在的利润本来就不高,不到佣金的20%。”住商不动产的林倩坦然道:“目前住商提供的服务还不到想要提供服务的一半,如果这一政策真的出台后,我们将要提供的服务不但不会提供,还要减少现在提供的服务。” 而现在,史丹福公寓服务公司的俞静则风趣地向记者表示:“修内功的时候到了!佣金这一块大头少了之后,我们必须要靠一些其他的服务来填这块缺,譬如9月份推出的毛坯房包租、老洋房中介等。认真分析政策不难看出,该政策主要是对以房屋买卖为主的中介公司影响最大。因此我们在发展传统业务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层面的消费者需要开发一些新的产品及服务,如写字楼租赁及免费综合评估、商铺租赁等。希望通过多元化的服务来提高公司整体的市场竞争力、应变力及抗风险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据业内人士介绍,境外较为发达地区的中介佣金比例大多为5%~6%,如美国为5%~6%,加拿大为6%,台湾地区也为5%~6%。就数字上比较而言,上海的佣金比例显得较低。而消费者却仍认为上海中介佣金过高,其主要原因在于中介公司提供的服务与价格不成正比。因此,作为企业个体来说,当务之急还是要在提高服务质量和诚信透明度方面下功夫,通过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树立“主体明确、行为规范、收费合理”的放心中介形象,来赢得市场、消费者的认可,这才是让二手房市场健康发展的合理趋势。 业内人士分析,降佣措施不仅将影响一部分中介机构的运营状况,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为了弥补新政策带来的经营损失,一部分公司的主营方向将从置换转回原先的租赁市场;而另一些则在置换领域中另辟蹊径,打出“求购”的旗号,大量用现金收购房屋,或者干脆从开发商手中买进低价一手商品房,再抛向市场,以维持公司的运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