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乃斌|《唐宋小说鉴赏辞典》序

  今人编著小说史,从内容的角度进行分类,往往有历史、社会、人情(或称世情)、神怪、侠义公案诸种,而实际上每一种里面,又还包含了许多分支和小类。综合地看,说中国古代小说是中国古代历史、社会和人情世故的百科全书,是毫不过分的。今天,我们即使不再像民主革命的先驱和启蒙者那样过于夸大小说的“新民”作用,对于古代小说的认识价值、陶情悦性、增益智慧的审美娱乐价值和民族文化传承的价值,还是应该给予足够的估计,对此作出持久深入的发掘和闸释。

  中国古代小说的形体,也有一个从小巧到庞大的发展过程。志怪志人小说一般篇幅很短,几句话,讲清一桩事而已。后世以记录传闻轶事为宗旨的笔记小说,基本也是如此,作者往往声明自己是实录传闻,故而不宜多作加工渲染,所以篇幅大都不长。传奇作品不同,“小小情事,凄婉欲绝”,“鸟花猿子,纷纷荡漾”,故事复杂了,人物丰富了,有了描写和对话,作者又特重辞章的丰润华美,篇幅自然要比志怪志人和笔记小说为长。但传奇毕竟还是以文言为载体,距实际口语颇远,所以无论怎样挥洒曼衍,篇幅总还有限。只有通俗化趋势明显的、与艺人口头表演相联系的新型小说,如唐代的变文、俗赋和宋元的话本,这才能够放开手脚,反复尽情地铺叙缕说。如果按现代文艺学的标准来大致衡量,许多话本、拟话本是达到了中篇小说的长度,而后世数十回上百回的章回体或某些演义小说,便是真正的长篇了。从形体的角度看,中国古代小说也是色色齐备的。本书限于容量,对于篇幅较短的文言小说、传奇小说和话本小说,以选录全篇为主,而对于长篇作品,就只能择其精彩段落,作尝鼎一脔式的赏析,读者若想领略其全貌,就需再找全书来读了。其实,无论对于长篇,还是对于中短篇,小说赏析都只具有举例和导读的作用,读者完全可以见仁见智,发挥主体性和想象力,独立地从小说文本获得感知和体悟。如果读者看了这本赏析,对书中讲到的那些小说增加了一些了解,油然而生继续广泛深入阅读和探索的愿望,那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中国古代小说是一个堪与古典诗歌媲美的文学宝库,让我们踩过“赏析”所铺设的径路,接过“赏析”所提供的线索,大踏步走进宝库之中,用自己的手眼去享受探索和发现的乐趣吧。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