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安词风神气格,冠绝一时|《李清照诗词鉴赏辞典》(珍藏本)

  李清照(1084—1156),宋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生于历城西南柳絮泉。父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著名学者。清照“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王灼《碧鸡漫志》)。十八岁,嫁与宰相赵挺之季子赵明诚,明诚时为太学生,喜好收藏前代石刻。婚后夫妇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整理和研究。

  徽宗崇宁二年(1103),赵明诚始出仕。后失官,清照便随之回青州(今山东青州市)赵氏故里。这期间开始编写《金石录》。钦宗靖康元年(1126),金兵围攻汴京。次年,赵母死于建康,明诚奔丧,未及迁家。清照遂从青州携带金石书画南奔。途经镇江遇盗,大部被掠。

  高宗即位后,明诚起知江宁府(后改为建康府)。建炎三年(1129)明诚病逝,清照悲痛欲绝。此后派人先将书册、金石刻送往洪州(今江西南昌),欲投奔明诚妹丈以避乱。后因洪州失陷,又从越州到明州,经奉化、台州入海,又经温州返回越州。绍兴二年(1132)又从越州移居杭州。冬,金兵南犯,又自临安避乱金华,次年返回临安。晚年境遇凄凉,以至含恨离开人世。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资料记载,清照曾经改嫁张汝舟,对此,历代学者颇有争议。

  李清照诗、文、书、画皆能,尤擅长词。其创作在北宋和南宋呈现不同的特点。北宋期间,其词多写闺中生活、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如《如梦令》二首,《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等,活泼清新,宛转曲折。进入南宋,其词则主要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变早年的清丽、明快为晚年的凄凉、深婉。代表作有《永遇乐》《声声慢》等。其填词,注重协律,崇尚典雅有情致。善用白描手法,通过写具体的行动或事物,将抽象的内心活动形象化。语言优美、精巧,却不雕琢求工。

  王灼《碧鸡漫志》卷二称其:

  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

  清陈世焯在《云韶集·词坛丛话》中则云:

  李易安词风神气格,冠绝一时,直欲与白石老仙相鼓吹。妇人能词者代有其人,未有如易安之空绝前后者。

  故为婉约派代表词人。其诗所存无多,然题材较词宽广,且见解独特,如《咏史》《夏日绝句》等。文有《金石录后序》等,该篇以金石聚散寓身世之感,质朴沉痛。另有《词论》一篇,见《苕溪渔隐丛话》,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观点,并全面评论了北宋词人。原有集,已佚,后人辑有《李清照集》《漱玉词》。



《李清照诗词鉴赏辞典》(珍藏本)
周汝昌、吴小如等 领衔撰稿
定价:48.00元


  《李清照诗词鉴赏辞典》(珍藏本)精选李清照代表作品55篇,其中词40篇,诗10篇,文5篇,另请当代文学研究专家为每篇作品撰写鉴赏文章。其中诠词释句,发明妙旨,有助于读者更好地领略李清照作词善用白描:早年清丽明快、晚年凄凉哀婉,作诗作文情辞慷慨的创作风格。另外,书末还有附录《李清照生平与文学创作年表》,供读者参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