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1550—1616)明文学家。初字义少,改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茧翁。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早岁即有文名,曾拒绝首辅张居正延揽,而四次落第。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历任南京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万历十九年因上疏弹劾大学士申时行,降职为广东徐闻典史。后改任浙江遂昌知县。又以不附权贵而被议免官,未再出仕。晚年欲隐居庐山,皈依佛教,未果。
曾从泰州学派罗汝芳读书,后又受李贽和僧人达观的影响,并和早期东林党领袖顾宪成、高攀龙、邹元标及著名文人袁宏道、沈茂学、屠隆、徐渭、梅鼎祚等相友善。思想上崇尚真性情,反对假道学,文学上提倡重性灵,反对复古模拟。在戏曲创作上独树一帜,主张“言情”,反对拘泥于格律。被称为“临川派”,又称“玉茗堂派”,与沈璟为代表的过于讲求声律的“吴江派”对立。其影响一直延续到清代。
著有传奇《紫箫记》、《紫钗记》、《还魂记》(即《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五种,后四种合称《玉茗堂四梦》,或《临川四梦》。其中《牡丹亭》是中国戏曲史上杰出的爱情悲喜集,是《西厢记》之后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伟大剧作。剧作通过杜丽娘因情而死,由情而生的过程,揭露批判了封建礼教和程朱理学“存天理、去人欲”的残酷和虚伪,歌颂了杜丽娘和柳梦梅为追求自由爱情和个性解放的进步理想。
诗文集有《红泉逸草》《向棘邮草》《玉茗堂集》。
近人编有《汤显祖集》。生平事迹见《明史列传》卷八四、《明史》卷二三○。
《汤显祖曲文鉴赏辞典》(珍藏本)精选汤显祖代表作品52篇,其中曲18篇、诗24篇、词2篇、文8篇,另请当代研究专家为每篇作品撰写鉴赏文章。其中诠词释句,发明妙旨,有助于了解汤显祖名篇之堂奥,使读者尝鼎一脔,更好地领略汤显祖重性灵、反复古,瑰玮浪漫、情思飞扬的文学成就。另外,书末还附有《汤显祖生平与文学创作年表》,供读者参考。

《汤显祖曲文鉴赏辞典》(珍藏本) 定价:58.00元 出版时间:2020-12 ISBN:978-7-5326-566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