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红包瘪了还是鼓了?

  售楼先生翻个倍
    不过,有人愁来有人欢喜。去年股市的低迷和房市的热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上海的房市去年一年几乎是一路高奏凯歌,无论是房产开发商还是房屋中介公司,个个都赚了个满钵。那些看上去文化层次不算高、打扮也一般的售楼先生、售楼小姐们一下子时来运转,个个凭着一张翻动的嘴皮赚了个满心欢喜。过去,人们说“卖房子的人自己买不起房”,不过,去年说这话的人落伍了,卖房子的人给自己挑的往往是最好的房子,他们自己赚在前面了。
    去年一年开发了三处楼盘的本市一家房产公司去年创下了历年来最好的销售业绩,一处楼盘的销售率达到了98%,另两处楼盘还没造完,不过已经出售的也都超过了75%。所以,售楼先生王鹏谈起今年的年终奖自然是喜气洋洋,他说“今年,老板总要多意思意思一点吧。房子都是靠我们一套一套卖出去的,他得的‘大头’多了,给我们的‘小头’照讲也会多的。”
    王鹏说,“其实,像我们这样的工作,底薪是很低的,也就千把元,关键是看销售业绩,所以每个月和每个月的收入都不一样。多的时候,上万元我也拿过,可少的时候,两千元我也拿过。”至于年终奖,他说,公司会确定个总额,再按人头分,根据每个人的职务高低、个人表现,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吧,反正每个人拿到的都不太一样。
    记者向他打听往年能拿到多少年终奖,他说“也不多,就几千元吧。”今年,情况是不是会有明显改善呢?记者请他为自己做一番预测,他想了想说“最少也要翻个跟头吧。不上万,老板可就太对不起我了。”

公务员“死工资”外有花头
    今年,盼望着春节早点到来的还有一拨人,就是公务员。因为今年将第一次实行双薪制,对很多人而言,就意味着在每年的年终奖之余还能拿到一笔钱。虽说“双薪”增加的只是一个月的基本工资,一般在千元左右,不算多,但是多发钱总是让人高兴的好消息。
    曾经被人们描述为清贫形象的教师们,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后可是“鹞子翻身”了。记者从本市一所高校获悉了一份年终奖金分配计划的机密情报,有三项内容:一是根据职称来划分的,教授2.5万元,副教授1.5万元,本科学历以上的讲师6000元,博士学位的讲师1万元,中级职称的行政管理人员6000元,各学院院长2.6万元,各学院副院长1.8万元,校长4.2万元;第二种是根据各院系通过办班、科研和中外合作办学等收益来划分的,根据各人的贡献大小和授课的多少,最少的可得两三千元,较好的可得四五千元,至于万元以上的也大有人在;第三种则是对教育部、教育科研基地的负责人、重点学科带头人、重点科研项目负责人、重点课题负责人等予以奖励,奖金在4-5万元。
    可能有人还不信,这样的年终红包在本市高校中还不算是最高的呢。
    现在的公务员虽说拿的是死工资,不过拿得多和拿得少的差别也很大,最关键的还是看自己单位的效益怎么样。同样的一个××局,在区里工作可能拿得比在市里工作的高,而同样性质的区级单位,这个区的和那个区的也能相差不少。这里面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在起作用,那就是取决于“一把手”,看“一把手”愿不愿意多发钱,有没有胆量发钱,怕不怕有人向上捅意见。
    记者从本市一家法院的工作人员处探听到他的收入情况。据透露,他平时的工资不算高,也就两三千元,不过,各种各样的奖金还是有一些的。像年终奖的发放,一般与考核的结果挂钩,不合格的人就一分钱也拿不到,优秀的人可以拿到三四千元,大多数人的年终奖在2000元左右。此外,以往每年春节前,他们总还会发几百块钱的消费卡什么的。
    不过,您可不要以为这就是他们全部的收入。据他透露,其实每个季度他们都会发奖金的,有的时候一些名目自己也搞不太清楚,反正财务人员说“你拿了就是”,所以他也不管那么多,有时多有时少,但一年下来总也有好几千元。至于头头脑脑们,和其他人的收入差别不是在工资上,而是在奖金上。

下一页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