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台资饮料企业计划招聘一位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财务经理,开出年薪并不太高,但提供补充公积金、年假14天、配备轿车等条件,结果顺利地找到了人才。根据国内知名人力资源机构前程无忧昨日发布的《2004年中国主要城市白领薪酬报告》,对上海白领来说,企业仅仅提供薪资已远远满足不了他们的胃口,在选择职业时考量和比较企业给予自己的福利待遇已成为重要一环。
轿车──薪酬竞争力新焦点 以上述台资企业为例,一般上海快速消费品行业财务经理平均年薪为117979元,相对这个数字,这家台资企业开出15万元年薪不算太高,但该公司福利条件十分突出,因为市场上只有6%的公司提供轿车,平均年假11天,所以年假14天并配备轿车的条件就足以吸引到优秀人才了。企业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在以后逐年加薪时压力相对小些,而提供分红、轿车和更多带薪假期则能更好地留住人才。
据预测,上海明年有26%的总经理可获得企业提供的轿车,这一数字比起2003年11%的比例要翻了一番。为优秀、高级管理人员提供优厚生活条件,正在成为上海企业薪酬制度竞争力的焦点。
房贴──上海白领最为重视 上海、北京、广州三大城市中,上海白领平均年薪位居第一,但薪酬水平却是最低的。上海总经理职位中享有“收益分红”的为26%,北京和广州则分别为72%和35%;上海“总经理”有“补充医疗、养老保险”的比例仅为21%,而北京和广州分别高达71%和49%。
但在三大城市中,上海“总经理”有“补充公积金”的比例最高达37%,北京和广州则分别为33%和24%,显示在各种福利条件中,房贴最受上海白领的重视。目前,上海白领房贴或一次给予,或逐月发放,少辄数万元,多辄几十万,而且由企业缴付补充公积金后在购房时还可获得更高贷款额度,这对95%有在上海置业安排的白领来说,意义实在不小。
福利──职场优势日益突出 本次调查还有一个新发现:收入高低并不能完全看薪资。比如,快速消费品行业薪资水平低于互联网行业,但35%的食品、饮料和化妆品企业为员工提供职业培训机会,25%的企业提供补充医疗、人身和养老保险,16%的企业有房贴、住房基金,带薪假期平均达到8天。这些福利累积,使该行业工作人员的收入大大超出了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行业。
根据《2004薪酬报告》,上海收入最高的5大行业分别是咨询业、金融业、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快速消费品和化工能源,平均年薪都超过了6万元;批发零售行业的年薪增幅最大,达到10.17%,其次为化工能源9.03%和酒店餐饮业8.87%。
如果综合考虑年薪和企业给予员工的福利待遇,整体薪酬水平最高的行业则依次为咨询业、生物/制药、快速消费品、金融和加工制造行业。
所以,对于上海白领,衡量自己收入高低还要考量和比较企业给予自己的福利待遇,随着年龄增长,福利水平对职业稳定性的影响也将逐渐加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