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长假临近,上海白领心情却比较复杂,焦虑、失眠、无心工作或者异常兴奋、焦躁等精神状态不佳的表现频繁出现。这是记者从华师大心理咨询工作室了解到的情况。一些人希望借助长假,最大限度地释放日常压力,过高的期望带来过分的重视,所以才会节日未到心思慌乱,容易患上“节前综合症”。
业绩考核加重压力 在浦东一家外企工作的李小姐是公司财务部经理,她告诉记者:“每到年末我的压力都非常大,越是到年关我的工作质量越是低下,频频出错。”
李小姐表示,今年春节前夕正赶上公司总部来进行年终审核,还得要交出详尽的年终总结,这些工作业绩直接影响下一年度的考核和职务晋升,因此她感觉压力非常大。
建议:检查案头工作,做好放假前的工作计划,让自己有张有弛。公司管理层最好提前一两周在例会上将节日前的工作量化得更为具体,合理而清晰的制度规定也是帮助员工情绪“降温”的必要手段。
人情往来搅乱心绪 春节期间要去见拜见男友长辈的谢小姐则遇到另外一些烦心的事,她告诉记者:“每天上班的时候,不仅要想工作的事情,还得考虑春节里面人情往来的一些事情,双方的父母不能厚此薄彼,亲戚朋友的见面礼该怎么安排,每件事情都让我觉得心绪烦躁、无心工作,天天睡不好觉。”
建议:工作和生活的事情分开处理,处理亲朋好友之间的礼尚往来要把握好分寸,不要让礼仪流于形式。
生意旺刺激工作狂 开办个体外贸公司的王先生表现出的状况截然不同以上两者,他告诉记者:“春节会大大影响我们的生意,每到长假的时候我的工作计划都会排得满满的。”
王先生表示,他已经在办公室住了三天了,每天睡觉的时候也想着第二天的工作,感觉异常兴奋,脾气也越发地暴躁。
建议: “节日”和“长假”本身对习惯了朝九晚五生活节奏的上班族来说,是一种“刺激信号”,容易引起应激反应,兴奋其实仍然是过度紧张的一种表现。如果不注意稳定情绪,调节心理承受能力就可能进一步恶化心理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