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经济是一种品牌经济

一、中国媒体产业其实还远没有真正“热”起来,投资“泡沫说”并不成立。

    最新的数据表明,目前我国整个传媒市场的规模从理论上可以说超过1000亿元,而事实上,我国媒体产业今年所实际拥有的市场“盘子”仅仅在约800亿,至少还有近1?3的增量空间没有有效地占有,而之所以未戏院 做到这一点,很大程度上与媒体产业的市场开发能力低下有关。

    其次,由于目前体制和政策方面的限制面对这样一个1000亿左右的大市场,业外资本实际进入的规模据估计仅仅在20-30亿之内。如此之小的投资进入的规模,很难得出关于投资“泡沫”的结论。所谓“泡沫说”大约只是由于媒体投资价值的重新被“发现”所带来的关注热潮给人们造成的印象。

    二、目前中国媒体产业的投资仍然属于“高风险”投资,因此,保持清醒明智的头脑,彩取更加科学缜密的投资操作则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从政策面上说,我国关于媒体产业的投资政策是有限制的。目前行业外资本投资媒体只能获得一定期限的经济权与收益权,故存在着显在或潜在的风险。

    其次,随着媒体竞争的加剧,媒体市场份额呈现集中化趋势,后来者虎口抢食的难度在加大。譬如,1999年广告收入最高的10家报纸广告收入总额达47.33亿元,占全国报纸广告总收入的42.15%;前33名报纸的广告收入占比达71.48%。市场份额集中于强势媒体,会加高后来者的进入门槛,建立起市场进入的资金壁垒,可能将小媒体逼到绝路。换言之,由于媒体产业的规模化发展超势,使进入媒体产业的资金“门槛”在迅速加高。据估计,未来1-2年内,试图进入北京主流报业市场的资金门槛会进一步提升至1亿以上的水平。要知道,高投入仅仅获得的是一种进入的资格,而是否有满意的获利回报,还要看诸多操作环节的协同与资原配置的优化程度。因此,这种高“门槛”的资金要求无疑加大了投资的风险程度。

    此外,随着媒体投资热的升温,竞争者队伍的扩张,在一些人们熟知的媒体市场上(如以都市报为代表的大众化综合报纸)媒体主业既往的高赢利水平有逐渐走低的平均化趋势。换言之,这块曾经产生过暴利的“大饼”正在被逐步摊薄。如果没有传播模式的创新和市场的进一步开拓,过去的所谓“暴利”就会回归“薄利”。

    三、由于中国媒体产业领域尚未到系统的市场化开发,其产出丰厚利润回报的潜力极大;并且作为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体产业具有未来可持续发燕尾服的良好前景。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判断,对于媒体领域的投资都应该被视为是“利好”性的投资。

    众所周知,传媒业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广告。我国传媒业的广告收入最近10年增长了近20们,达到800亿元,10年内平均增长速成度为35%,比同期的GDP增速快4倍多。预计今后若千年内,我国的传媒广告收入仍能保持10%-15%的年均增幅。

    其次,由于传媒业作为“影响力经济”的自身性质,品牌建设往往容易“速成”。据摩根斯坦利(券商)1998年报告指出,在对11种产业建立世界级有竞争力的大企业所需年限而做的统计中,大众传媒所需要8年,远远快于其他行业。在传媒介还不发达的中国,大众媒体中需要2年左右就能建立起区域或行业优势。

    四、资本介入媒体必须具备的三种基本意识:对传媒的投资应该是一种大投资、大宗长线型投资以及它应该是种智慧型的投资

    对于那些试图投资媒体产业的人的状况而言,目前的确存在着盲目性、情绪化和冲动性的问题、这种不理性的投资思路,使其不能按照正确的入市规则来考虑目标设定、资源配置及操作途径,其投资风险是极大的。

    首先,对于媒体的投资应该具有足以跨越市场“门槛”的力度。因为媒介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规模化竞争的时代,规模化竞争对资本的市场准入以及获限有效回报客观上已经设置了一个资金介入和形成传播规模的门槛。当资金达不到这一跨越门槛的力度时,就不能期它产生回报。比如过这道资金门槛需要5000万,只来个4000万,能不能得到80%的回报?不可能,可能连8%的回报都得不到,而只有达到5000万的足额,才有可能得到预期回报,换言之,这咱投资必须在特定时段内(一般为媒体形成“自身”造血功能所需要的约18个月)达到足够的投资力度。

    其次,这咱投资应该视不是一种长线投资而不是一种短线投资。媒介经济实际上是建立在注意力经济基础上的影响力经济。做媒介实际上就是做品牌,要建立和维持受众的忠诚度(包括行为忠诚度和情感忠诚度),一定要通过做品牌来培养起一批忠诚度很高的受众,使自己的传播产品成为人们不可开缺的认识社会、判断问题的基本资讯“支点”。只有这样,投资回报才会源源不断。做媒介不是一锤子买卖,不是一次性的,它要通过连续性的生产来获得回报,在可持续当中获得赢利。当投资者秉持一种春播秋收的农民式的投资回报期待,与媒介投资回报的实际产出周期不相吻合时,投资者就熬不住, 这样主会导致资方与业者之间产生很大的矛盾、冲突,导致市场操作变形(如不断“吃苦药”、“翻烧饼”似的,调整版面定位、内容和形式定位以及目标受众定位等),甚至失败。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