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斌杰:现代媒体社会职能和公共责任

在人类文明演进历程明显加快的当今世界,两股强大的潮流以无可阻挡之势推动着现代媒体走上自己发展的巅峰:一股是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的相互融合引起的人类生产生活的高度社会化、国际化,产生了远程信息沟通的需要;另一股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的传播技术的革命,以计算机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化从根本上开放了知识的生产和流通,为传媒业的日新月异提供了信息资源和技术条件。由是,现代传媒成了人们社会生活中无所不在的一种重要力量。

     中国也同所有文明国家一样,在改革开放时代,不仅发展了生产力、改善了人民生活,而且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各种媒体在国家的支持下迅速发展。目前,我国内地(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拥有报纸2119种,杂志9038种,图书出版社568家、音像出版社290多家,新闻广播电视播出机构1969家(播出广播节目1789套,电视节目2322套),新闻网站150多家,还有以新华社、中新社为骨干的遍布全球的通讯网。此外,作为人际间信息传播更广泛更快捷的手机短信在中国也有迅猛发展之势,每年发送短信1000亿条以上,成了新兴传播载体。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的传媒大国,每天都以多种形式的信息传播表达中华民族的声音,展示社会主义中国更加富裕、更加民主、更加文明的新形象,媒体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本次论坛以“媒体的社会变革之力:角色与责任的平衡”作为论题之一,很有意义。就此我发表三点看法,也是我国政府和人民对媒体的基本要求。

一、国家支持媒体充分发挥自己的社会职能。     在我国,媒体作为党、国家和人民的喉舌,充分得到了国家的支持和人民的信任,担当着重要的社会角色。各种媒体依照自己创办的宗旨参与社会生活,发挥特定的职能。媒体的首要职能是及时真实地传播信息,把我国和世界上每时每刻发生的重要事件真实地告诉公众。媒体的第二个职能是客观正确地引导舆论,表达党和人民的意志,把代表主流社会思想的舆论表现出来,坚持有利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舆论导向。媒体第三个职能是积极主动地推动发展,挖掘和介绍各行业的先进典型和新生事物,以榜样的力量推动生产力发展、民主政治发展和先进文化发展。媒体的第四个职能是广泛持久地推广知识,媒体是强大的科学知识载体,不断把人类创造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新理论介绍给公众,促进知识的交流与创新。媒体的第五个职能是生动形象地教化公众,媒体通过自己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公众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关心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文明的责任感,影响公众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媒体的第六项职能是高度负责地坚持舆论监督,公论、公正、正义是媒体的内在品质,揭露公众关心的社会矛盾和违法违纪事件,鞭打假恶丑,传达弱势群体的呼声,批判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非人道行为,声张正义,主持公道,这历来是媒体影响力之所在。以上概括起来媒体的职能就是传播信息、引导舆论、促进发展、推广知识、教化公众、舆论监督,这也是政府赋予媒体的社会职能和政策导向。

二、国家引导媒体严格履行公共责任。    一切媒体都是公共信息传播载体,一切媒体产品都是社会公共产品,一切媒体都是公众舆论阵地,它最大的特点是传播性、共享性和公开性,一旦错误导向和有害信息进入社会传播,就会对社会、对某些受众产生不良影响或造成严重后果。为此,作为媒体必须在运用自己权力的同时承担必须的社会公共责任:一是媒体的信息内容必须是真实的、准确的,是经过深入调查、深入采访得来的;二是对一切事件的评论议论都必须是客观的、公正的,不能为某些利益集团或个人利益所左右,更不能因为私利而有意制造偏见,误导公众;三是一切知识、信息、言论应是符合中华民族和国家、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不得有碍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不得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文明进步,不得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四是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传媒纪律,一切行动都要建立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以严格的纪律、良好的职业道德来维护媒体的社会形象。五是舆论监督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以事实为根据,有理有利有节地进行,不激化矛盾,不顾此失彼,不影响社会稳定。六是要坚持为群众诚信服务,无论是信息采集、编发、传播、产品制造、出售、市场运行,都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产品质量、新闻价值、市场价格、流通渠道都要尽力满足消费者、用户的要求,不合格产品不上版面和节目。概括起来,媒体的公共责任就是真实准确、客观公正、导向正确、遵纪守法、正确监督、诚信服务,树立媒体的公众形象,提高媒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