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元邮票成就百万富翁

最重要的转折发生在她回家之后,在与丈夫讲了上述情况之后,丈夫也不以为然地觉得就为了这60多元邮票钱不值得与他们争吵。然而他们读小学二年级儿子的一句话却是一语惊醒梦中人,“现在外面卖的邮票可值钱了。”紧接着梁璐娜找到了集邮的外甥陶泽,小陶告诉她的一切真的有点使她难以置信,当恍然明白眼前发生的一切之后,她的心灵瞬时感到了深深的震撼,“我暴富了!”的念头由此时时促动着她的神径。
    “要找证据,这应该是属于我的财富。”好在当时留下了购买邮票的凭证,于是全家彻夜翻箱倒柜地寻找,在天亮时终于找到这张性命交关的报销凭证,忐忑不安的梁璐娜终于可以放下心了。两天后,梁璐娜依依不舍地留下半版全张的《庚申年》邮票,与奋斗10年的那家化工厂彻底“拜拜”了。

兑现匆匆,“金猴”那时还是银    “面对突如其来的财富,我首先想到的是马上兑换成现金,而根本没有现在人们的理财投资意识。那时这枚《庚申年》邮票还只能算是个”银猴“,还远未到成”金“的地步,所以应该说少赚了很多钱。”梁璐娜说得并无悔意,“但与其他投资中人的大起大落相比。我却终于把这些财富保留了下来。”
    打这之后,上海太原路邮市开始出现了梁璐娜夫妇俩的身影,那是一个星期天,第一个折版的《庚申年》邮票被一位常年设摊的邮商爽气地以7000元的价格买去,梁璐娜的兴奋溢于言表,当天晚上全家三口上了一趟久违的馆子。第二个星期天下午,夫妇俩又带了两版全张《庚申年》准备卖掉,但眼前的一幕让他们不敢相信,上周卖掉的那个折版竟然有人出价8000元,摊主却不愿意出让,这一情况说明手中的《庚申年》邮票绝不仅仅值8000元。夫妇俩立即离开了邮市,回家后连晚饭都未吃,就带上已撕开的半版全张《庚申年》邮票到了外甥家。集邮颇精的外甥在看过携带来的邮票后告诉姑妈,这枚邮票的市价是90元,但全张票的价格是80枚邮票总价的130%以上,折版的价格约8500元左右,并千叮万嘱让姑妈不要卖掉这半个版的邮票,如果一定要卖,就由自己买下。“姑妈,现在卖出去不划算,过一段时间价格到位时我会通知你的。你放心好啦,我有个非常要好的朋友是玩邮票的,他对市场情况了如指掌,对邮票的价格走势和判断也十分内行的。”陶泽最后对她说。
     此后半年《庚申年》邮票始终在90~100元之间徘徊,没有出现登上三位数的情况。尽管梁璐娜对外甥的话坚信不移,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还是产生了将信将疑的心态。于是1991年春节过后,她也隔三岔五地跑邮市,打探行情。同年4月份,一批在股市上无所事事的“大款”突然出现在邮市中,对《庚申年》等邮票继续疯狂炒作。《庚申年》全张票的市价则从9000元急速攀升至15000元,单枚的价格也突破百元大关,扬升至120元。梁璐娜面对暴涨的市价再次砰然心动,瞒着外甥悄悄地卖掉了手中的两版全张《庚申年》。1991年8月份,中国集邮活动恢复后的第二次邮市高峰来临,随着成交量急剧放大,价格也出现一日三跳现象,作为“领头羊”之一的《庚申年》邮票市价,当仁不让地从120元猛升至230元。梁璐娜在外甥的催促下,将所剩的6版全张《庚申年》邮票卖出,得款13万元。
    梁璐娜全部卖掉邮票后,这些钱派什么用场呢?她说当初她外甥在了解了全部情况后,曾多次怂恿她去做邮商,但她拒绝了。不过她也讲到在1991年末,丈夫单位推销股票认购证时,正处于提干的他毅然花了3000元买了100张连号的认购证,不想却获得了又一个意想不到的致富机会,现在的6套二手公房就是其中的一部分钱换来的,做二房东既稳又舒适,生活得非常悠闲。
    我告诉她,6年后的1997年,《庚申年》全张票的价格曾暴涨到16万元一版,梁璐娜非常惊讶,但仍然平静地说:“其实我对邮票和股票都一窍不通,但一个人如果在某处因暴利而发财,那么成功后最好全身而退,一辈子都不要再踏进这个行当。所以我就选择了简便易操作的租房行当,这是一个非常稳健的投资方式,因此我现在一点儿也不后悔。”

下一页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