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金融“免费午餐”的日益减少,如果大家能从自己故有金融消费习惯的调整入手来积极予以应对,不但完全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费用支出,甚至能使自身理财“境界”上一个新台阶。
近来,面对金融“免费午餐”的日益减少,不少消费者都感到有些不适应。其实,如果大家能从自己故有金融消费习惯的调整入手来积极予以应对,不但完全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费用支出,甚至能使自身理财“境界”上一个新台阶。拿时下人们普遍关注的小额账户收费来说,消费者就不妨按如下“招数”试一试。
仔细解读银行话语
只有先弄清楚银行的真实意图,才可能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对策。以工行为例,从去年10月18日首次发布通告,到今年6月21日正式开征账户服务费,该行留给消费者长达8个月的充裕时间进行账户梳理,并推出快速销户通道、免挂失手续费等服务举措,尽力向办理账户归并手续的个人提供各种方便。此外,该行强调账户服务费的收取对象仅为长期闲置的小额账户,对于交易活跃的及提供社会公益性金融服务的11类账户免收服务费。从这一系列“话语”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解读: 银行的着眼点其实并不在于收费,而是希望通过收费“杠杆”来促进消费者科学、合理地配置自己的账户体系。
及时梳理小额账户
既然银行的关注点在于打造合理的个人账户体系,那么就应该从这个角度来考虑应对之道。我们知道,过去个人开立银行账户一般都比较随意,而销户又不太积极,加之近年来银行账户功能不断创新,消费者为获取某种新功能,在不知不觉中重复开立账户的现象也十分普遍,因此,一个人持有多个银行账户或者家里留有几个早已弃之不用的小额账户的情况实在并不鲜见。对广大金融消费者而言,为使自己账户配置更合理、账户使用更高效,确实有必要尽早开展账户精简操作——对家庭现有的全部账户检视梳理一遍,将其中长期不用或很少使用的小额账户予以注销,将其中功能重复的账户予以归并。
科学配置家庭账户
剔除了“多余”账户之后,其实还可以对账户体系作进一步的调整和定位,以使其条理更为清晰。一般认为,家庭日常理财需求主要涉及结算、投资和消费三大类,因此,消费者完全可以这三大功能来科学合理地配置家庭账户: 将工资收入账户作为基本结算账户,用于办理水、电、煤、话、学费、保险、按揭贷款等的转账支付,以及安排每月家庭生活开支; 再将一张多功能借记卡作为投资账户,用于购买国债、基金、实物黄金、本外币理财产品,进行外汇买卖、银证通、银证转账等投资类交易; 最后将一张具有免息透支期的信用卡作为消费账户,专门用于商场购物、餐饮等POS刷卡消费。
学会利用电子银行
要想让已经建立起来的账户体系发挥出最大的功效,消费者可以考虑注册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移动银行等电子银行,从而利用快捷、高效的现代金融服务平台,使各种账户操作成为无障碍的“疾速运动”。由于电子银行具有虚拟化和全天候的特征,因此,可以完全摆脱银行实体网点在时间、空间上的各种限制,让消费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方便地进行个人账户间的资金调拨和划付,也能让其灵活自如地运筹账户资金开展各种投资理财操作,甚至还可以让其直接进行小额账户的归并操作,比如,通过电话银行和网上银行,消费者不出家门就能轻松办理各种小额账户的转账销户手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