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成功交易的要素,我经常跟听众提起一个非常矛盾的现象,说起来也只有做交易的才会发生,其他行业都不会有。例子是这样:任何一个理智正常的人走进书店(现在这个时代假如你还找得到的话),走到医学书籍区,找到一本脑外科手术的书,带回家读它一个周末,你不会相信自己星期一就能进医院手术房帮病人做开颅手术吧。 我这里强调的是“理智正常”。但不知道有多少人会觉得,你走进书店,找到投资书区,挑一本像是“我去年炒股获利百万”的书,回家读它一个周末,然后就能在周一上场交易,相信自己可以击败投资专家。 为何这两者的思考,竟是如此天差地别? 对于上述矛盾,我自认为有个很好的答案。就我所知,交易是唯一一件业余人士至少也能拥有五成胜算的事情。为什么呢?因为交易时你真正能做的事也只有两个:不是买进,就是卖出。而且,就结果来看,那些茫茫然毫无头绪的菜鸟甚至还更容易决定要买要卖。 这种情况在其他专业领域里都不可能出现,甚至连非常短暂的成功都不可能。要是没接受过外科医生的训练,你想成功完成大脑手术的机会应该是零;连小提琴都不曾拿过,你想在纽约爱乐交响乐团前面表演小提琴独奏的机会也是零。但只有交易才有这种奇怪现象,让一些没有真材实学或者毫无优势的人也可以短暂成功,因此也让人误以为运气比技巧还重要。 吉姆·保罗认为他早期在市场上的成功,是因为他聪明,或者说是因为他愿意打破规则。直到他赔光所有家当还欠了一屁股债之前,他都没想过自己之前的所向披靡完全是运气好。而保罗大概是第一个愿意承认过去连战连捷只是运气好,不过还真是好了不少年。然而他作为交易员是有些缺陷,才造成他必然的全面溃败,所以他也爽快承认,就算那个时候没有赔光家当,到后来也会赔得更多、更惨而已。 事实上交易成不成功,通常都是因为心理因素,而不是战术问题。吉姆·保罗最后在市场上学到昂贵教训,才明白成功交易绝非来自赚钱秘诀,而是要先搞清楚怎样会导致赔钱。保罗努力研究自己在市场上的惨痛经验,发现成功的交易员都有自己的一套赚钱方法,甚至有些方法彼此相互矛盾,但他们都明白交易本是有输有赢,而且他们都知道怎样会导致赔钱。赔光一切之后,保罗成为赔钱专家,正因如此,他才能变为成功的交易员,而非昙花一现的幸运儿。 很多投资书籍固然揭示各式各样的成功秘诀,但我们从吉姆·保罗的失败经验中却能学到更多,而且《止损:如何克服贪婪和恐惧》读来相当有趣。这本书虽然写得轻松活泼又好笑,不过,各位绝对不能忽视这薄薄的一本书里头,其实蕴含着丰富的交易智慧和见解。这些经验教训都是保罗耗费全部家当才学到的,现在各位只要花钱买本书就能学会,可真是太划算了! 杰克·施瓦格(Jack Schwager) 《对冲基金奇才》作者

《止损:如何克服贪婪和恐惧》 [美] 吉姆·保罗 布伦丹·莫伊尼汉 著 陈重亨 译 格致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 亏损在真实的投资世界里是无法避免的,而控制亏损才是大师与庸人的区别所在。本书作者年纪轻轻就在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升至董事的高位,却又因为一连串的骄纵自大,赔掉一切,包括他的财富、声誉和工作。在本书中,作者诚实、坦白地重新检视了导致自己做出灾难性决策的过程,深入探索了这些投资失策背后的心理因素。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建立一个简单的决策框架,从而在交易中避开常见的心理陷阱,保持清醒头脑,将可能的亏损控制在最低限度。
作者简介 吉姆·保罗 摩根士丹利首位负责国际能源部的副总裁,曾任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董事与执委会委员,纵横期货交易业界25年,先后从事散户经纪、场内交易员、研究部主管等工作。 布伦丹·莫伊尼汉 资产管理公司Marketfield Asset Management总裁,范德堡大学欧文管理研究生院财务/金融学兼职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