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中国书业连锁风云录

  2002中国书业连锁风云录(一)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超级书店为龙头的连锁书店在欧美迅猛发展,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对传统的图书零售行业乃至出版业都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我国加入WTO后,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国外一些大型发行企业将逐步进入中国图书流通市场。这既为我国出版业走向世界提供了机遇,也必然加剧国内图书市场的竞争。
    如何尽快的与世界图书发行业接轨?唯有加快连锁经营的步伐。我国图书流通领域的连锁经营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2001年夏季,在国家新闻出版署的统一部署下,我国图书流通领域的连锁经营拉开了帷幕。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石宗源强调,加快出版物连锁经营步伐,是深化发行体制改革,推进出版业更大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连锁经营必须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 
    2002年,是我国书业连锁经营战略实施的第二年,也是中国书业连锁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一年:
    东西南北中 劲吹新华连锁风
    东:上海新华发行集团着力加快整合市场发展连锁经营的步伐,把提高集团的核心竞争力落实在建立多层次发行网络和现代化物流平台两个基点上。 去年正式开业的东方出版交易中心是建设图书大市场的一次实践,为培育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出版物市场体系创造了一个产业发展的新平台。今年1—4月,交易中心的网站注册用户达367家,累计成交金额1.5亿元。今年将再造一个营业面积4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书城,争取在三至五年内完成市内东、西、南、北、中大型书城连锁网络格局,进一步探索和推进以全国大型书城联盟为主干的大型书城连锁,实行跨地区发展的格局,扩大沪版图书在全国市场的份额,并把更多的外版优秀图书引入上海图书市场;大力发展方便市民购书的社区书店连锁,也是上海新华发行集团的一个发展重点。今年计划在全市建成100家集阅览、租借和销售图书三位一体的“社区书苑”,使之成为出版物等文化产品的销售终端,目前已建立40家以上。东方音像连锁有限公司现以平均每月8家门市的速度扩张,并将在年内形成200家以上连锁店的规模。集团所属东方音像连锁今年已经新开了45家连锁店,平均每4天开一家店,并打算到年底将连锁店开到100家。同时,集团将原来西区的5家区店合并组建了上海新华西区发行公司,将原分属5家区店的50家门市部发展为该公司的连锁店。
    为应对“入世”挑战,江苏新华书店集团早在一年前就着手酝酿和构建连锁经营体系,本着最大限度地激发经营活力,最大程度满足读者需要、最大密度拓展经营阵地、最大力度推进技术创新的全新理念,按连锁经营的模式要求,建立了连锁总部的服务和营销系统,成立了“三公司”“六中心”,即:教材发行分公司、图书发行分公司和物流配送分公司以及采购、配送、批销、客户服务、网络管理、市场营销等六中心。通过全省联网的计算机管理,总部与各分部间进、配、存、调、管、结等业务环节全面优化,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作业流程全程监控。今年1—8月,集团总销售37.8亿元,同比增长10.6%;图书分公司一般图书销售4.8亿元,同比增长31.7%;采购中心运营2个月,统一采购商品2.2亿元,已与近60家名优出版社建立了全品种统一采购,与100家多家出版社建立了部分品种统一采购关系。统一采购团对市级店统一采购图书近8000万元;物流配送公司6.—8月配送码样达2.35亿元,同比翻一番。目前,县级子公司70%以上,市级子公司40%以上的一般图书货源均由总部统一配送。
    江苏新华发行集团为尽快为连锁经营统一配送创造硬件条件,正在修建的南京物流配送主基地规划总面积约8万平方米,目前,近3万平方米的一、二期工程已投入使用,使批销和配供实现了一地化运作。今年6月4日,在省店与南京市店采购、仓储、门市配送功能整合基础上组建的江苏新华发行集团连琐总部采购中心正式宣告成立,同时提出了力争三年内实现全省连锁的目标,标志着江苏迈出了推进出版物连锁经营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随着连锁经营工作进程的加快,江苏在不久的将来将形成以国际图书贸易中心和区域性书城为主体,以城乡门店和社区网点为依托,以社区、大学区等特许加盟店为补充,辐射省内外的连锁网络体系。
    山东省新华书店作为全国连锁经营试点单位之一,按照中央及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部署,不断加快发行体制改革步伐,围绕改制与连锁经营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制定了总体设计方案,搭建了连锁经营基本框架,并积极开展山东出版物物流中心和连锁分中心的建设工作,同时继续通过在去年年底启动的德州连锁分中心,尝试迈出连锁步伐。山东省新华书店系统的改制与连锁经营的全面推行,将推动山东图书发行事业的改革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