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后,我国承诺一年后开放部分分销市场;第三年,出版物批发也要放开;五年后,对出版物分销企业在数量、范围、股权方面不再进行限制。从最近政策层面的动向和主管部门的导向来看,在入世一年之后,积极迎接分销市场大变局这一认识正在被不断深化。 统计显示,中国已经有5.7万多个个体私营的书店、音像店,是国有店的4倍还多,2001年全国发行图书156亿册,发行报纸350亿份,期刊杂志29亿册,总营业额接近660亿人民币。邮政局和新华书店依然是分销的主渠道,其先天优势不容忽视,但长期处于垄断地位使其市场意识亟待提高,而报刊社自办和民间投资的发行企业普遍规模偏小,难以形成全国性的分销网络。 新闻出版总署正在制订的外资进入出版物分销发行领域的“暂行规定”,主要内容是有计划地允许外资进入中国出版物分销市场,明确国有主渠道与其他投资主体的关系和外资准入办法。试点将先向港澳台资本开放。一些大型新闻出版单位经营性的子公司和香港企业集团,已经成为第一批获准的出版物分销合资企业。可以预见,这些企业在2003年的分销领域将处于十分活跃的状态,争相在全国进行网点布局和迅速扩张,成为分销领域中极具成长潜力的力量。此外,民营书店、业外资本、出版集团、实力强大的出版社都会参与分销竞争。 2003年,分销企业急剧增加,分销领域将全面洗牌,民营连锁店与新华系统连锁店的对峙力度加强。面对分销变局,政府主管部门也加紧推进发行集团改制和组建新的发行集团。目前我国已经组建5家发行集团,未来5年内,我国的新闻出版集团将达到100家以上,其中就包括了不少发行集团,如目前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的中国发行集团的组建。而民营力量必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危机:还未发育充分就要面对生死攸关的变革,其危险显而易见。但也有一些非新华的民营连锁店有望实现快速发展,分走新华更多的市场,当然更多的小型民营书店将挣扎在生死线上。对于其它新进入的力量,如果盲目求速,则前途很难预测,如果稳扎稳打,或许也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多股力量在竞争中也有彼此组合。投资多元化、产权混合化、商业模式多元化必将成为下一阶段分销领域的市场特征。分销领域的活跃和新的终端强势必将反过来刺激上游出版社释放更多的能量。 可以肯定的是,2003年,分销领域将狼烟四起,对于大多数分销企业,挑战大于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