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23丨文景年度好书:这些书经受住了赞美的考验!

  2023年度好书评选,文景共邀请40位专业评审,综合了专业评审意见及读者还有内部投票结果,选出了2023文景年度好书~

  这里面有你的pick吗?一起来看看吧!


《黑塞书信集》
[德]赫尔曼·黑塞 著
谢莹莹、王滨滨、巩婕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


  ● 人人都爱黑塞!全球青年的心灵挚友,永远属于年轻一代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 278封书信中文版重磅呈现,全景展现一代大师的生平历程和精神蜕变

  ● 经历三次婚姻、克服创作危机、穷困潦倒时还不忘救济朋友、失去祖国……关于黑塞的一切细节都在这里

  ● 了解黑塞的中国情缘:倾心禅宗,热爱中国文化,对傅聪的音乐才华赞赏有加

专业评审

  林颐(书评人、撰稿人):做黑塞的朋友真幸福!写信必回。讨论人生、文学、艺术与时局,文采斐然,每封信都是优美的随笔。黑塞何止是在写信啊,他是在剖析自己,敞开自己,也是在向他的知己们倾诉,向他的读者寻求理解,为这个灾难深重的世界发出呼喊。睿智梦幻的黑塞作品充满了记忆和隐秘,书信无疑是解题的钥匙。读书信,是进入黑塞世界的捷径。

  赵松(作家):《黑塞书信集》是黑塞的精神生活在日常世界里的自然呈现,这些文字不仅切近地证明了他何以成就那样一种具有世界主义趋向的文学追求,还揭示了他在精神上的内外统一是其文学世界如此丰富的真正根源。

  代邵颖(掌阅电子书运营):“人独自行过生命,蒙受玷污,承担罪过,痛饮苦酒,寻觅出路。”即使愿为所爱之人舍命十次,也无法令其免于痛苦。在读《黑塞书信集》的时候,一直想到《悉达多》。因为这些贴近作家生活本身的、直白真诚的句子,似乎让我再一次对《悉达多》有了新的理解。黑塞年少时试图自杀被送进精神病院,信件里写了他怎样无助地乞求父母的帮助,孤独一人,无法逃离,无处可以诉苦。一直在黑塞的书中寻找慰藉,却是第一次直面他对痛苦的呼喊。黑塞是“永属年轻一代的作家”,这世界有时候对年轻人过于冷酷无情,但即便生活似乎希望很少、痛苦也无可避免,他在信中说:去发现这危险生命的美,带着我们的问题,四处行走就好。

  张畅(节目策划人、译者):一个曾俯身走过黑暗隧道的人,一个聪慧到敏感却不得不和粗砺的周遭抗衡的人,一个两度被战争之痛裹挟的人,一个被自己的祖国流放而后又捧上神坛的人,一个因清醒和赤诚而满身伤痕的人,一个抗拒喧嚣的伟大时代的德国、理想数度被拒斥的人,一个无法成为备受召唤的大多数的人,一个渴望活出生命的美好、时刻忠于自我的人,一个擅长忍受绝境却不能忍受谎言的人——这个人以最大的真诚告诉我们:“长远地看,最恶劣的事,不是历史一再用嘈杂、纷争和血腥来击打我们,而是以欺罔为镜,在混沌的水面上变出一片虚假的、理想的天空。”

  贝小戎(《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黑塞留下了海量的信件,译者从中精选出了有代表性的278封,他通信的对象既有亲人、名人,也有学生、教师、普通读者,从中能看出黑塞的热心、谦和、睿智与独立,这些信件既启人心智,也是重要的传记和历史资料,能加深我们对黑塞的理解。

  许金晶(书评人、梅园经典共读小组创始人):这些记录作者个人生活、真实心声和精神成长历程的珍贵第一手文本,或记录其重要作品创作出版过程中的细节,或承载其跟同时代重要作家、文化人、艺术家之间的交往历程,或叙写其跟亲友、读者、合作伙伴交流的详细经过,或映照其之于时代浪潮与风云巨变的种种情感与心声,是了解黑塞的生平和作品意蕴的重要参考文献,值得仔细品读。

  徐言(媒体人):从他14岁从神学院逃跑的信,到他85岁去世前几天写的最后一封信……让我们感受到黑塞所处的时代,以及他与同时代人交错的精神世界。


《我不想成为伟大的母亲》
泓舟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


  ● 开拓性的本土访谈与书写

  ● 城市新女性的一次集体发声

  ● 刘擎、周轶君、李一诺、郝景芳温柔推荐

  ● 原生印记、单亲重负、代际冲突、职场高压、教育焦虑……当代女性成为母亲的困惑、思考与蜕变

专业评审

  徐言(媒体人):更贴近当下的、全面的母职观察与思考,其本土化的访谈与书写更贴近我们的现状,今年国内女性内容必读之一。

  代邵颖(掌阅电子书运营):对于女性而言,永远不要奢望平衡工作与家庭。这真的是一个魔咒。更不要说社会除了希望一个女人在工作、家庭之间疲于奔命之外,还希望她在经受了生育之苦后依然保持良好的身材、动人的面孔,面对哭闹的孩子、隐身的丈夫和多管闲事的亲戚时能时刻摆出温顺的态度。在重重压力下崩溃的人,还可能被指责是“情绪化的脆弱的小题大做的聒噪的疯女人”。母亲确实是伟大的,但是“伟大”无法轻易抹消生育、育儿之苦,这背后的艰难付出、痛苦挣扎,更需要被看见、被理解、被改变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