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的生活、朴素的思考,有着远超我们想象的壮阔。 2025年4月18日,以“壮阔的平凡”为主题的2024年度刀锋图书奖在武汉揭晓,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位作者、3种图书获此项荣誉。年度诗人刘天昭颁奖词 她以一部新的“尝试集”,重新寻找诗歌在当下的意义:它关心我们的童年和衰老,那里有我们的来处和失落;它看见时代巨变之中那些微小事物和平凡瞬间,以顽强的尊严持续证明人的存在;它带着“我身在历史何处”的困惑,尝试在观念和语言的迷墙中推开缝隙。她是真正书写21世纪第三个十年的诗人,和今天的人一同呼吸,一同经历,一同前行。《变得厉害》刘天昭 著上海文艺出版社 这是作者的第二本诗集,收录的106首诗书写于2021-2024年。作者忠诚地描绘了初老的感受,“竟然是磅礴的”,平静地说出了精神的危机,“我编造自己的故事碎了我谁都不是”。这份宛如新生的迷茫,重新定位的需要,将广阔的历史和深邃的追问带进了私人的生命体验。本来这也是人们必将说起的年份,历史之重直压在每个人的背上,未来之谜让所有的心惶惶地共振。诗人穿越鼓噪的公共话题,回到“谁都不是”的一个人,重新辨认从一颗心到一颗星球的广阔时空、隐秘通道。生命的容量是惊人的,诗的跨度也是惊人的,宏大的时候从猴子写到AI,细小的时候只有余光中的一棵草。过去未来,唯有真的生命体验带来真的诗,诗的射程开拓自由的边界,照亮唯一的真实。年度社科学者林小英颁奖词 她以一本扎实的田野调查著作《县中的孩子:中国县域教育生态》,让人们看见当下县城的教育日常和内部肌理。她的书写,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冷静的关怀。《县中的孩子:中国县域教育生态》林小英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 本书描述了中国东、中、西部不同县域内乏力或奋进的学校、种瓜或得豆的课堂、踏实或游移的教师、在幻想或现实中长大的学生、对孩子教育过度操心或无能为力的家长、在正事和杂事中疲于奔命的校长、紧密交织的政校关系、国家教化权力和市场选择驱动之间的城乡关系……用纪录片式的分镜头呈现县域教育的生态,深度剖析中国“以县为主”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所面临困境的根源及其后果,详解县域教育何以在今天成为一个问题式的存在。年度重版作品 “诗歌也有真相要讲,那就是语言的真相。诗人要挖掘语言的各种材料,各种潜质,各种可能性, 他要向读者报道语言内部的运作,语言内部的矛盾和冲突,语言内部的冒险、拯救、死里逃生的故事。”颁奖词 这是一部常读常新、时隔25年得以重版的文学评论集,青年黄灿然的识见和锐气,在今天显得更加必要。他像布罗茨基一样写散文和批评,像米沃什一样写札记,像希尼一样漫谈诗歌的技艺,皆有真知灼见。这本书在大声说着:我们应该相信诗歌,相信语言的最高形式将超越时代与时间,给人以慰藉、以恒心、以尊严。年度最具改编潜力作品 《安南想象:交趾地方的奇迹、异物、幽灵和古怪》是朱琺继重述越南汉文小说的《安南怪谭》之后的第二本小说集。“安南”“交趾”均系中国古代对越南的旧称。 不同于一般以情节为主的小说,在本书中,作者利用残存在中国古典文献史料的只鳞片爪,以奇崛想象,拼贴复原出据说曾存在于古老南方的诸般奇迹及古怪,共二十九种,重新辑录、书写古代中国人对遥远南方的想象与态度。 初作于2008年至2015年间,源自作者当时频繁往来于中越之间的“候鸟时期”经验,增删修订至今。采用“常见于古典文献、新用于小说”的双行夹注格式。属于21世纪的小说主人公们的经验,“包括但不限于懊恼、惭愧、缅怀、自嘲、惘然等”,仿若一条暗线,闪隐其中。配有三十张篇末小图,均采自百年前越南出版的三语刊物《南风》杂志。颁奖词 这是一个“新世界的副本”,在其间,神兽于异域安然行走。这是对历史和文字的追踪,隐没的文字在纸页间骤然鲜活。这也是一个提供无限探索可能的起点,徜徉于文字之间,人们会猛然发觉,那些看似散落的故事和传说如此具体,仿佛一伸手就能触碰某种异质的永恒。2024年度好书 这是一部非典型的人物志。写司马迁的家世、学习和漫游时代、仕宦之路、师友与忧愤,犹如一部成长小说,在一个个具体的场景中,考察司马迁的处境与应对,看他怎样一步步成长为一个独特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