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理解为什么只是到现在,到1980年代,这一此前一直未搞清楚的黑猩猩们的复杂行为才得以被分析并且发表,我们有必要来回顾一下过去几十年中接近猿的方式。在并不太远的过去,诸如黑猩猩、猩猩特别是大猩猩的大猿还在被人们看作嗜血的妖魔,只有最勇敢的白人猎人才能猎杀他们。这是猿类被看作金刚的阶段。
而后,随着年轻的猿类被捕获并被带回到动物园中,人们面对猿的心情发生了变化。一夜之间,他们从妖魔变成了逗人发笑的小丑。这是黑猩猩在茶会上被当作闲谈资料的阶段。后来,科学家们开始研究这些引人注目的动物,他们通常都将猿们“留在家里”,并几乎像对待人类中的孩子们一样对待他们。这是家里的猿阶段;它引发了科学家对猿类个体智能的重要研究。但这种研究并没有告诉我们多少猿类的社会生活状况。
接下来,科学家们开始了了不起的野外实地研究。在简·古道尔首开先河之后,其他人也相继跟进;这些野外研究揭开了野生状态中的猿群的复杂社会的许多方面。这是自然状态中的猿阶段。这件事在这一阶段上停留了一段时间,直到安东与简·范·霍夫兄弟俩采取了这一大胆的步骤:在荷兰阿纳姆动物园中建立一个真正大型的黑猩猩圈养与繁育基地。
阿纳姆黑猩猩群体在像弗朗斯·德瓦尔这样的动物行为学家的时刻观察的目光下成长、繁育并兴旺起来。站在高高地矗立在孤岛式的群体圈养区一端的观察塔上,他们能够跟踪观察一个猿类群体的社会组织的变化,这种观察所获得的细节比以往任何一种形式的观察所能获得的都要多。
正是这种特定的环境将人类对于黑猩猩的行为的理解带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比任何对于被拘禁的黑猩猩的其他形式的研究都更自然,比任何野外研究都更详细,阿纳姆研究专案给人们带来的新发现连续不断。没有人——即使是曾经做过黑猩猩研究工作的我们——能猜得到他们将被证明的社会谋略有多么复杂。
没有人会想到有朝一日会有人去认真地考虑将一本书命名为《黑猩猩的政治》。然而,读了这个报告,我相信:你们会觉得作者已经完全被证明是正确的,并会觉得他已经将我们关于我们现存的最亲近的亲戚——复杂得令人着迷的黑猩猩——的知识向前带入了另一个重要阶段。
1982年写于英国牛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