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宾改写古希腊神话,竟然比原著更好看|《名门》

最“狗血”的希腊神话故事
    每个时代都有作家试图把前人留下的故事翻出新意。比如,古希腊史诗与神话就为后世创作者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故事蓝本。无数话剧、小说、电影、交响曲,都从古希腊史诗与神话里汲取了大量灵感。

    在古希腊史诗里,有一个堪称“狗血”的故事,它就是阿特柔斯家族的悲剧(这是一个家族四代人的故事,人物众多,版本纷杂,下文只是其中一个综合版本):


    阿伽门农的祖父是珀罗普斯,伯罗奔尼撒半岛(意为“珀罗普斯的岛屿”)即以此人的名字命名。此人虽然创下征服南希腊、创办奥林匹克竞技会等丰功伟绩,却因杀死赫尔墨斯之子密尔提罗斯遭到诅咒:他的后代贵为国王,但注定要生活在血亲残杀、兄弟阋墙的阴影中。

    珀罗普斯的儿子阿特柔斯,就被自己的兄弟提厄斯特斯、侄子埃癸斯特斯杀死。阿特柔斯的儿子阿伽门农前往斯巴达,投靠廷达瑞奥斯。期间,他杀死了提厄斯特斯之子坦塔罗斯,以及坦塔罗斯与克吕泰涅斯特拉所生的儿子。事后,他娶了伤心欲绝的克吕泰涅斯特拉为妻,并生下了长女伊菲革涅亚、次女厄勒克特拉、儿子俄瑞斯忒斯。

    后来,特洛伊战争爆发,阿伽门农作为希腊联军的首领带兵出征,意外射杀了女神阿尔忒弥斯的神鹿,阿尔忒弥斯就让风转为不利于希腊联军舰队的方向。为了平息阿尔忒弥斯的怒火,阿伽门农用谎言诱骗自己的女儿伊菲革涅亚来到驻地,并献祭了她。当阿伽门农战胜凯旋,等待他的是克吕泰涅斯特拉与其奸夫埃癸斯特斯精心策划的谋杀。

    之后,俄瑞斯忒斯在阿波罗和姐姐厄勒克特拉的唆使下杀死了克吕泰涅斯特拉与埃癸斯特斯。他因弑母而遭到复仇女神的追杀,只好到雅典娜神庙寻求庇护,最后,由十三位神灵组成的审判团,以七比六的投票结果判定他无罪,肯定他为父报仇的行为。



    以上故事其实就是阿特柔斯家族的衰落史,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拿出来改写一番,都足以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无怪乎后世创作者对它青睐有加。

    相关改编创作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著名的《俄瑞斯忒斯》三部曲:《阿伽门农》《奠酒人》《报仇神》——这也是唯一一部现存的古希腊悲剧三联剧。

最毒妇人心vs愤怒的母亲
    古希腊神话与史诗固然瑰伟壮丽,但是孕育它的社会土壤毕竟已经消亡。原作里的很多观念都经不起现代人的推敲和追问,这些观念必须经过现代转换,才能被读者所接受。

    比如,上述故事里的克吕泰涅斯特拉,在最原始的版本里,就是个蛇蝎心肠的恶毒妇人。在《荷马史诗》里,阿伽门农的“冤魂”向奥德修斯哭诉道:

……
那廷达瑞奥斯的女儿(即克吕泰涅斯特拉)谋划恶行
杀害自己结发的丈夫(即阿伽门农)
她的丑行将在世人中流传
给整个女性带来不好的名声
尽管有人也行为高洁


    等一下!在被阿伽门农“带节奏”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下这家伙究竟做了什么:首先,阿伽门农为了所谓杀父之仇,杀死了克吕泰涅斯特拉的丈夫和襁褓中的儿子(他们实际上是无辜的);其次,他将克吕泰涅斯特拉据为己有;最后,他又欺骗伊菲革涅亚——他与克吕泰涅斯特拉所生的女儿,把这个无辜的少女献祭了,就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

    在现代读者看来,阿伽门农以上三个行为中的任何一个都已经够荒谬了,克吕泰涅斯特拉有相当充足的理由杀害这个不称职的、残忍的丈夫;如果有必要,甚至法律都有必要对这个伤心的、悲惨的女人网开一面。

    可惜,在被美狄亚哀叹为“在一切有理智,有灵性的生物当中,我们女人算是最不幸的”古希腊时代,神的旨意和男人的权力是不容挑战的。如果神的旨意是要献祭少女伊菲革涅亚,那么阿伽门农的行为就非常正当;如果阿伽门农将伊菲革涅亚的死抛诸脑后,那么克吕泰涅斯特拉就没有理由对这件事耿耿于怀;相反,即便是克吕泰涅斯特拉这样出身高贵的女人,只要犯下了通奸和杀夫的罪行,就必然要被世人唾弃,背负骂名。

    甚至,在《荷马史诗》里,克吕泰涅斯特拉的下场究竟如何,荷马都没有给一个明确的交代,克吕泰涅斯特拉只是一个背叛丈夫的通奸者,主导杀害阿伽门农的是她的奸夫埃癸斯特斯。

    而到了埃斯库罗斯的时代,情况就发生变化了。在《俄瑞斯忒斯》三部曲中,克吕泰姆涅斯特拉变成一个敢爱敢恨、敢作敢当、性格强烈的女人,她一手策划和实施了对丈夫的谋杀,而且勇于承担,毫不隐晦。相比之下,埃癸斯特斯的作用则变得微不足道。经过这样的改写,观众对这位痛苦的母亲的极端行为也能有一些同情和理解。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