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拉尼奥曾经为捍卫阿连德政府从墨西哥一路搭乘大巴车赶往智利,却在抵达目的地后遭遇政变并被关押在一座体育馆中。侥幸逃脱后,波拉尼奥一生郁郁不得志,只能靠打零工的方式在拉丁美洲和欧洲各地流亡。考虑到这些因素,小说《遥远的星辰》也称得上是他的精神自传。我们由此可以看出皮诺切特发动的政变对于一代拉丁美洲知识分子的深刻影响。
正像小说所写的,阿连德政府所推行的社会主义改革,终于让长期挣扎在苦难与不公之中的拉丁美洲看到了希望。所有年轻人都深信这场改革“将带给我们一种崭新的生活和一个崭新的时代,但对于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它就像一个梦,或者更确切地说,像一把开启梦想大门的钥匙——梦想啊,那是唯一值得我们为之奋斗的东西”。因此,无论是卡洛斯·维德尔驾驶飞机在天空中画出的那颗星,还是阿图罗·B和罗梅罗等人不时会看到的星星,都象征着智利国旗上那颗蓝底白色的星,它象征着整整一代拉丁美洲青年改造生活的梦想。然而正像那句拉美人的口头语所说的:“拉丁美洲离上帝太远,离美国太近。”美国对智利内政的干涉,使得阿连德的社会主义改革因政变半途而废。最终,波拉尼奥那代智利青年的梦想变成了梦魇,让他们只能在浑浑噩噩中度过一生。直到今天,小说中反复写到的那颗星依旧遥远,而梦想仍然没有迎来实现的时候。
而波拉尼奥的写作最让人敬佩的地方在于,尽管拉丁美洲的社会现实如铁屋子般无法被撼动,他从来没有遗忘过去的梦想,而是用几乎全部作品去书写1973年智利政变带给拉丁美洲青年的精神创伤。当波拉尼奥的小说在后冷战时代横空出世时,我们仿佛一下就触摸到已经久违了的激情与梦想,其作品在全球知识界受到热捧也就顺理成章了。波拉尼奥在《遥远的星辰》的开头引用威廉·福克纳的话——“什么星悄然坠落而无人见之?”不过在读罢小说之后,却又让人忍不住抬起头在天际线寻找那颗尚未升起的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