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最早的私人企业家许多就是这样的商人,他们做的事情被称为“倒买倒卖”。这些企业家发现市场在地域之间的不均衡,通过倒买倒卖就能赚钱。我想柳传志先生一开始创办联想公司,也是因为发现了一个不均衡:计算机在国外那么便宜,到中国怎么这么贵?所以他做起了计算机贸易生意。还有像牟其中这样的“国际倒爷”,用中国的纺织品换俄罗斯的飞机。这种企业家套利行为对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重要性在哪儿?就在于这样的企业家在市场当中传递信息,使资源得到更好的配置,纠正了市场的不均衡。但是我们注意到,当你发现市场不均衡,赚的钱越多,就越有人眼红,就会有越多的人跟进,随着时间的推移,赚钱变得越来越难,最后达到均衡时,就无钱可赚了。
2.跨时不均衡。所谓跨时不均衡,就是你预测某种东西未来会出现稀缺,价格会上涨,而现在这个东西很便宜。此时,你购买这些东西,囤积起来,到未来卖掉它。这叫跨时套利,也就是投机。
跨时套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对未来的判断。如果你判断失误,不仅不能赚钱,反倒会亏损。设想在春天的时候,你发现由于病虫害或气候因素会导致小麦夏粮减产。那么,你可以选择以较低的价格购进小麦,等秋天以较高的价格出售。如果你的判断是正确的,你就可以赚好多钱。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比如《货殖列传》中讲西周人白圭,喜欢观察市场行情和年景丰歉的变化。当货物过剩价格低廉时,他就收购;当货物不足价格较高时,他就出售。谷物成熟时,他买进粮食,出售丝、漆;蚕茧结成时,他买进绢帛棉絮,出售粮食。他了解,太岁在卯位时,五谷丰登;转年年景会不好。太岁在午宫时,会发生旱灾;转年年景会很好。太岁在酉位时,五谷丰收;转年年景会变坏。太岁在子位时,天下会大旱;转年年景会很好,有雨水。太岁复至卯位时,他囤积的货物大致比常年要增加一倍。他捕捉赚钱的时机就像猛兽捕捉食物那样敏锐。因此,他说:“我干经商致富之事,就像伊尹、吕尚筹划谋略,孙子、吴起起兵打仗,商鞅推行变法那样。”
《货殖列传》里还讲到计然告诉越王勾践如何套利:“善于将时与用二者对照,那么各种货物的供需就看得很清楚。……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勾践用他的方法治国10 年,越国富有了,灭了吴国。范蠡用他的方法治家,赚了万贯家产, 成为当时最富有的人。还有宣曲任氏的祖先,本来是督道仓的守吏。在秦朝败亡的时候,所有豪杰都储存珠宝,只有他储藏粮食。最后楚汉两军相持于荥阳,农民无法耕种田地,米价涨到每石一万钱,豪杰的金银珠宝全归于任氏,任氏卖谷大发其财。这就是企业家跨时套利的例子。
还有好多例子我这里不讲了。当然今天最主要的跨时套利活动发生在金融市场上。跨时套利对平稳市场非常重要。套利行为使得预期价格的上升变成现实价格的上升,鼓励人们节约消费,这样也就增加了未来的供给,使得未来的价格比没有套利活动时低。投机者承担了风险,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赚钱!
3.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之间的不均衡。如果你发现市场上好多人没事情干,好多资金没用处,而市场上好多东西供不应求,你则只要把这些要素组织起来生产出供不应求的产品,就能赚钱。这就是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之间的套利。这样套利的企业家就是生产的组织者。
这种套利模式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出现得最多。乡镇企业家一开始做的就是这样的事情。一些企业家将国外的二三手设备买过来,雇了一帮没事干的农民,再聘请几个退休的工程师,就可以赚钱。今天更大的套利就是VC 和PE 的套利,是国际市场之间的要素套利。比如中国一些企业家有好的商业想法,但他们没有钱,美国投资者则把美国的钱拿来支持他们,就是套利。这样的套利同样是创造财富的,但利润也随时间的推移而递减。到最后,产品价格都化解为要素成本,无利可图。
用创新打破均衡
接下来我讲一下企业家的第二个功能,也就是通过创新打破均衡。我先举英国工业革命时的一个例子。在“飞梭”发明之前,棉纺织业从纺到织全是手工做,“纺”与“织”之间是平衡的。但“飞梭”的发明加快了织布的速度,打破了这个平衡,出现了严重的纱荒。这样,纺纱工序的革新和新的生产节奏的产生就成为必要。1738 年,约翰· 怀亚特和刘易斯· 保尔合作发明了第一台纺纱机。1768 年,理查德· 阿克赖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1779 年,塞缪尔· 克朗普顿发明了走锭精纺机,与阿克赖特的机械动力织机结合,现代工厂制度诞生了,完成了纺织工业的革命!
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02年前出了一本书,叫《经济发展理论》,首次提出企业家的功能是创新。他把企业家创新分为五类:引入新的产品,引入新的技术,开辟新的市场,发现新的原材料,实现新的组织形式。这五类创新模式也可以包括现在讲的商业模式创新,其核心是创造新的组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