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海书展开幕在即,在行业内亮点频现的文景推出全新品牌形象,推出多部国内外名家新作。智利作家波拉尼奥的长篇小说《美洲纳粹文学》,奥地利作家伯恩哈德的《英雄广场》《维特根斯坦的侄子》与读者见面。在《我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之后,日本作家白石一文的成名作《一瞬之光》8月也将上市。作家止庵带着亲情守望之作《惜别》感动归来,国内科幻作家韩松让粉丝期待已久的作品也将问世。此外,文景甄选梁漱溟、刘东、张维迎、张汝伦等人的经典作品出版,带领读者直面当代中国的问题与困惑,回溯历史、思考当下,尝试“理解中国”!
止庵沉淀三年,深情作《惜别》
止庵的人生经历丰富,行文却清淡如茶让人品味。《惜别》是止庵在母亲故世三年后,经历涓滴沉淀,凝练而成的生死体悟。这是一本“大哉问”式的隽永之书,共有六部分,以母亲的离去为起点,片断式地向回追溯,具有禅意风格。 “我们常沉湎于宏大的家国历史,我们陶醉于绚烂的诗篇与视觉奇迹,但常常忽视了的,是身边最熟稔的人;常常来不及珍重的,是有意味,有品质,而又平平常常、日复一日的生活。” 止庵的温情书写、对生死的叩问,带我们重观文字的干净面貌,立意在寻常日子里,但并不困囿于此,而直击人心深处的感叹和追问。它凝滞阅读速度,让读者的灵魂放慢速度。
以文学批判社会,外国作家作品齐亮相
《2666》于2012年出版之后后,智利作家罗贝托·波拉尼奥就备受国内文艺青年追捧,之后出版的《地球上最后的夜晚》《护身符》都颇受好评。《美洲纳粹文学》是波拉尼奥征服西语世界首部长篇小说,向博尔赫斯《恶棍列传》致敬之作。波拉尼奥说:“我谈的是美洲的纳粹作家们,然而事实上,我要说的是这整个看似伟岸其实卑劣的文学界。” 这是一部跨越美洲的百年怪谈,作者极具想象力的描写,通过对文学界的自嘲,来直至社会我们每个人人性的弱点。
托马斯·伯恩哈德,一位20世纪伟大的德语作家,被称为“奥地利的鲁迅”。继《历代大师》《我的文学奖》之后,文景今年推出他的代表作《英雄广场》。在这部代表剧作中,作者以知识分子的铮铮铁骨,化身社会和人民的牛虻,向国民呐喊:健忘的民族没有未来!同时推出的还有《维特根斯坦的侄子》新版。
日本作家白石一文被称为继村上春树、吉本芭娜娜后日本中生代最重要作家。文景于2013年出版《我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后,今年推出他的成名作《一瞬之光》,此书讲述了一个凄美而充满救赎能量的爱情故事。
理解中国,直面当下浮躁与困惑
2013年是国学宗师、20世纪中国知识人的楷模梁漱溟诞辰120周年。文景出版《梁漱溟文稿手迹选》《我生有涯愿无尽——漱溟自述文录》等书,纪念大师以飨读者。今年8月,还将重磅推出《梁漱溟日记》。世易时移,风教丕变之世,儒家仍是当代中国人不言自明的价值选择吗?透过这部日记,儒家知识分子的形象仍能让我们感怀传统、思考现在。
清华国学院教授刘东作品《再造传统》《思想的浮谤》上市,书中讨论的主题:在全球化冲击下的中国文化,何以吐故纳新,接续传统?传统并非死物,世界格局尚未定型,中国文化的现代形态,正在悄悄滋养,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充满韧劲地熬出传统。
张维迎经典作品《企业家》《理解公司》重磅回归,出版新版。中国的未来取决于什么?改革!是经济的改革、政治改革、社会改革?还是人心的改革、理念的改革?改革的主体是谁?企业家及其企业在改革当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每一个关心中国当下与前路的读者,都能够在书中找到自己的答案。
继《中国震撼》《中国触动》后,张维为教授又有新作《中国超越》将于8月上市。中国从哪里来?走什么路?往何处去?面对西方模式的主宰和西方话语的质疑,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回答这些问题,从领先到落后,从落后待追赶,从追赶到超越,中国带着世上惟一不断的五千年文明基因正重返世界之巅。
从传统到当下,从文化到经济,讨论当下中国、思考中国未来,不能不回看历史、溯源现代中国的起源。一个世纪以来,关于国家前途、历史、世界和社会理想,中国人是如何来思考的?什么是“现代中国”?何谓“现代”,谁之“中国”?这些问题又重新回响在我们耳边。即将推出的新书,张汝伦的《现代中国思想研究》,许纪霖、刘擎主编《何谓现代,谁之中国?》将带读者回溯过去的一个世纪,探寻我们思考这些公共问题的思维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