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为什么会沉默

  《公共人的衰落》为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理查德·桑内特所著,全书主要探讨了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的失衡以及由此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桑内特在书中阐述了孤独是现代性不可避免的后果,致令个人向私人生活靠拢,而这也就是所谓的公共人的衰落,因而现代人会把陌生人视为威胁,普通人经常在公共生活中充当听众的观点。

  桑内特对众多历史材料进行了详尽的实证分析,完美地解答了诸多令人困惑的问题:何以人们会把陌生人视为威胁?为什么时至今日,普通人参与公众生活的唯一方式和途径就是保持沉默,充当听众?而这些反过来又给人们的精神性格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桑内特的结论是,孤独是现代性不可避免的后果,致令个人向私人生活靠拢,而这也就是所谓的公共人的衰落

  作为汉娜·阿伦特的学生和于尔根·哈贝马斯的好友,理查德·桑内特和他们两个人鼎足而立,分别代表了西方公共生活理论的3种各不相同的学派。本书正是桑内特研究公共生活的扛鼎之作。

  本书具体展示了现代社会特有的公共生活现状,从城市人口、建筑交通、户外空间、环境失衡等方面揭示出人们的紧张和焦虑,由此证明了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自我迷恋是公共生活衰落的结果,而公共生活的衰落,则是入侵公共领域的人格引起的。

  全书通篇对此观点作了细致精辟的分析和论述。作者追述了18世纪以来西方城市发展的历史,对宫廷、布尔乔亚阶级、市民阶层的社会存在和交往进行了广泛的涉猎:从文学、宗教、艺术到戏剧、音乐,再到服饰、话语、视觉、人格、角色。其中不乏对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狄德罗、卢梭等人的分析。最后还指出了人们应当积极参与公共活动,在社会中主动积极地追求自身的利益。

  对于正处在转型期间的中国来说,这本经典的社会著作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今中国社会——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界限模糊的问题,具有很高的学术和借鉴价值。

  桑内特在学术生涯中因突出贡献而获奖无数,尤其是2006年,在德国“因为其对我们时代的理性的分析”“在社会学和史学方面的突出成绩”获颁“黑格尔奖”,这个奖项每三年才评选一次,此前获奖的学者包括哈贝马斯、保罗·利科。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