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愿的异类

    这是我第一次阅读谢尔·埃斯普马克的作品。

    在这本《巴托克:独自对抗第三帝国》中,我看到的是一个关注人类共同命运以及文字力量的作者、一个在试图挣脱的主人公、一个在挣扎中的国家,和一个纠住人心的复杂故事。

    巴托克——一个当时社会中的异类:他要求成为“自愿的犹太人”,要求别人把自己的音乐视作是“颓废的”。他想用个人的力量去抵抗他眼里的“无意义的抽象”——权力。他在欧洲无处容身。因此,他必须离开欧洲,他必须逃亡。

    1940年10月的一天,一辆黑色的汽车,让正在靠近法国边境小镇小憩的巴托克以为他的逃亡之旅就要以被送进集中营作为结束——担忧让他神思恍惚,更让大脑高度旋转。人们都说,在危难时刻,你一生的经历将如电影般在你的眼前重现:在那一刻,巴托克的眼前就在放映这部电影……

    埃斯普马克先生用形象生动的比喻,以及巧妙的电影式写作手法,给了读者一个最真切的阅读体验。在这本“文字绷紧”的书中,我真切体会到了这位曾经的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那独特的写作风格和他写作时的关注点。

    谢尔·埃斯普马克以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充满张力的词句闻名。本书中,他把法西斯国家唤作“野兽帝国",而敌人们则化作“灰狼”在他身后紧追不舍。权力成了“无意义的抽象”,压迫人民的恶势力成了“盐”,而在边境的检查人员也成了“审查”和四处乱踹的“蹄子”。

    如此的比喻还有很多。在译者的斟酌下,这些比喻幻化成像,让读者更贴切更生动地理解了作者和巴托克的心思。也是这些比喻,让整体基调冷静严肃的书,多了一份活泼和生动。

    正如我之前所说,这本书是将巴托克一生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展望浓缩在他踏上逃亡之路的危急时刻。这是一本如同纸上电影一般的书——无数次的时空穿梭,让我这个新手偶尔会摸不着头脑。而正是如此的穿梭让我产生思考,让我读出了巴托克在理想和现实中的挣扎。

    他的信念和现实的残酷让他几近崩溃。

    我完全可以体会音乐在巴托克生命中的地位。我亦认为,他的音乐给了他幸福感,却因了现实的残酷,给了他无尽的痛苦——他在匈牙利山村的采风工作,给了他大量的灵感和优秀的音乐作品,却也在村民们被屠杀后,给了他内疚和负担;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他一心想要把他的作品留在世间,因而每次出境都是他的一场噩梦;看着无数的空信封和他的家人,他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他的担心和他的猜疑几乎吞噬了他自己。

    他认为“一个站在官僚和军事控制之外的艺术是构成对强权的明确威胁的自由个体”,他想用音乐拯救他的民族。我不禁疑问,他会成功吗?

    巴托克看着空的信封,他意识到“想要成功,他就要让自己为人瞩目;想要活下去,他必须证明经济成果”;书的最后也写到:“他给分裂成旅行着的抽象的绝望和滞留着的粗朴音乐”,“未写好的,得走他们自己的路的行李。能耽搁很多年直到它找到他。他在路上。并且不再路上,还没有。”面对现实的残酷,身背理想的包袱,巴托克会怎么选择?

    作者的妻子在书的前言中写到:“从这本凝练的书里,我读出的是某种意义上的双重肖像。从巴托克的图像里,我觉得能看到谢尔·埃斯普马克——我丈夫——加上了从自己的个性和艺术喜好中拉出的重要特征。”读完全书,我发现此话不假:埃斯普马克先生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给了巴托克惊人的听力;把自己对于人类共同命运以及文字诗歌的力量的关注,融入进了巴托克对于民族的关心。这也让我大胆地猜测,埃斯普马克先生是否也体会到了巴托克的痛苦和挣扎?是否产生了共鸣?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