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新浪的网友大家下午好!现在做客我们直播间的是英国专栏作家,著名古典音乐评论人诺曼·莱布雷希特先生。莱布雷希特先生您好,首先请先跟我们网友打个招呼。
诺曼·莱布雷希特:我很高兴能够来到中国,尤其是刚开通了自己的新浪微博。你知道,某些方式比如微博改变了我的生活。大部分时间我都只是坐在自己的小房子里,不停地写,然后把写好的东西寄出去,但是我很少收到反馈。现在在中国,尤其是有了微博之后,我能够得到的反馈是及时的,非常多读者来信。尤其是如果我写了一些与中国有关的事情,比如说郎朗和李云迪的战争,我就会得到数以万计的反馈。所以你好,微博。
主持人:莱布雷希特先生,今天给我们带来新书是《名字之歌》,我读了您的书之后,很好奇,为什么您要取这样的名字?
诺曼·莱布雷希特:如果你读过这本书,你都会知道这本书中一个主角戴维多,他在战争中失去了他的家人、朋友,多年来他一直在伦敦寻找一种方式,去知道他的家庭发生了什么,他的家人和朋友究竟到了哪里。在这本书中,他需要一名犹太拉比给他精神上和信仰上的指引,他们通过吟唱死者名字的方式来铭记他们。而音乐是我们用来铭记死者的最好方式,因为在人将死之前,他有关音乐的记忆会成为脑海里最后消失的部分。在集中营的时候,当他们没有其他的方式能够记录这些死者名字时,他们就把名字编成一首歌,在每个早晨,每个夜晚反复吟唱,这是他们能够纪念已逝人们的方式。
主持人:我知道您本人就是犹太人,您大学毕业之后还去以色列呆了七年去寻找身份认同,这本书当中是不是有您个人的经历在里面?
诺曼·莱布雷希特:这当然是有个人体验的,我很希望能够书写有关于二战和集中营的故事,当然我不可能有机会去到那里,我也没有办法亲身体验这些事情,我可不写科幻小说。虽然我不能经历这些故事,但我可以让我创造的主角,让他们代替我去经历这些事情,当我创造了他们之后,我就不再介入他们的人生轨迹,而是他们自由发展,让他们为我带来惊喜。
主持人:这本书是您在写了12本非虚构评论书之后,出的一本小说,并且您自己说写小说是您一直以来的心愿,写小说带给您的快乐跟满足,哪些是写评论无法给您带来的?
诺曼·莱布雷希特:你必须先体验一些事情,经历一些事情,才能开始写小说,比如说你先结婚,有了孩子,才能建立关系,这是写虚构作品中不能得到的。写作非虚构作品,只需要按照年份,做足够的研究,寻找到你需要的讯息,把这些呈现出来。但是写作小说时,你不知道小说会把你带向哪里,我不知道《名字之歌》的结局,直到我坐下来写作出这个结局的那天早晨。
主持人:您出这本书之后,有记者评论说您写这本书到五十几岁写小说,是不是太老了,我之前听讲座,讲到英国,你在现在面对的书评有些很激烈,非常犀利,您是不是并不那么在意?
诺曼·莱布雷希特:我觉得他们之所以对我这么严厉,是因为我得到了最新小说奖,他们认为不应该把第一本小说奖给一个这么老还有白胡子的人,应该给一个更年轻的作者。
主持人:您在之前的文学对谈讲座上谈到,英国的书评会更加专注花边新闻,会写八卦的东西,您之前就在乐评中也揭露了很多音乐大师以及音乐才子不为人知的内幕,是什么促使您做出这样的批判,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名望吗?
诺曼·莱布雷希特:我不认为那是八卦。那也是组成音乐的很重要的部分。我认为你需要告诉读者更多有关于他们本身的信息,这样你才能够给予读者更多的启发。所以我就利用那些你们认为是八卦的东西来丰满我写作非虚构小说时的人物。你知道,那些对自己孩子都很严厉的人,那他可能在做生意的时候也不是很好的伙伴。
主持人:您来中国已经来过四次,您觉得在中西方的文学、音乐交流方面,从您个人的感受来看,还有哪些需要促进的地方,让沟通更加地顺畅?
诺曼·莱布雷希特:你们已经做得很好了,我觉得每次来中国都是非常奇妙的体验,中国是一个有着非常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而且中国人对他们自己的文化历史都感到非常自豪,我认为中国人在面对西方文化的时候,带着一种非常自豪的态度,他们会说让我们看看西方现在都有些什么东西,他们可以给我们什么,而我们又能给他们什么,这是一个非常奇妙的双方互动的对话过程,我非常期待下一次来到中国,看看这场对话能够进行到什么样的地步。我在前几天读书会上,和阿城进行了交流。我回到家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开始读他的小说《棋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