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译本序

    小说《教师》的第三个特点,是其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夏洛蒂擅长描写景物,擅长刻画人物肖像和心理活动。在这一点上,她一开始便出手不凡,除了以浪漫主义的笔触、抒情诗般的语言,为读者展示了一幕幕色彩斑斓的景物之外,她还以女性特有的敏锐细腻的观察力和火一样炽热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博学正直,富于反抗精神的威廉;聪慧善良,温顺而又倔强的弗朗西丝;凶狠残忍,不信上帝只信财神的工厂主爱德华;见义勇为,疾恶如仇的怪人亨斯登;虚伪庸俗的佩利特;狡猾自私的佐蕾德……在这部仅仅二十万字的小说中,作者着意刻画的人物形象竟达二十人之多,而且一个个有血有肉,呼之欲出。
    夏洛蒂写景写人总是互相结合,互相衬托,情景交融,相映成趣。尽管作者在小说的第一章里便开宗明义,宣称“我要讲的故事并不怎么激动人心,更谈不上奇妙惊人”,但仅凭她那散文诗般的语言,就足以令读者开卷难释了。
    当然,小说《教师》毕竟是夏洛蒂·勃朗特的试笔之作,与《简·爱》相比,不足之处也是十分明显的。比如故事情节颇显简单,艺术表现手法也不够成熟;由于刻画的人物较多,无形中冲淡了两个主人公的形象;有些地方议论过多,因而文字显得铺张,而有些地方又过分地惜字如金。此外,如果说《简·爱》的结尾有点画蛇添足的话,《教师》一书则给人一种匆匆收场、虎头蛇尾之感。尽管如此,《教师》一书仍不失为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它对于读者了解当时的英国社会,对于研究夏洛蒂的文学生涯,对于探索其艺术风格的产生、发展过程,无疑都是必不可少的。

                                                         刘云波
                                                    1987年8月于郑州

第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