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在数字阅读、浅阅读、多元阅读的压力下,曾经动辄发行数十万、数百万的畅销书已变得凤毛麟角。然而细细盘点,仍有不少好书令人眼前一亮,支撑着整个书业“气场”。
年末之际,上海发布的“2012年人文·社科好书榜”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外书摘》杂志评定。与其他媒体或知名人士发布的榜单不同,该榜汇聚出版社、书店、媒体等阅读专业人士的多方力量,使书的价值重现。
2012年10月11日,莫言因其“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今年书业的头等大事件,莫言的著作毫无悬念地热销,成为2012年的第一红书。“2012年人文·社科好书榜”坐头把金交椅的是莫言的《蛙》,初版于2009年,莫言酝酿十余年、笔耕四载、三易其稿而成,展现了新中国六十年波澜起伏的“生育史”。
坐第二把金交椅的是凌志军新著《重生手记:一个癌症患者的康复之路》,凌志军以癌症亲历者的身份讲述了癌症患者走上重生之路,格外具有信服力。凌志军说,只要不恐惧,不盲从,不走上错误的治疗之路,癌症患者就有更多生的机会。即使我们的肿瘤已经到了中晚期,也可以长期与癌共存。
排名第三、第四的是芮成钢所著《虚实之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所编《舌尖上的中国》,两书的共同点是,作者(编者)均为媒体中人,其本身凭借媒体具有了强大的影响力,类似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二代”,所著(编)的图书自然受到市场热捧。
紧接着的四本书为外籍人士所著:[美] 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智] 波拉尼奥 《2666》、[美] 托尼·朱特《沉疴遍地》、[英] 理查德·怀斯曼《正能量》。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为历史学术读物,研究的是清代乾隆朝政治与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名为“叫魂”的妖术,该妖术连皇帝也被搅得寝食难安,该书获1990年“列文森中国研究最佳著作奖”。作者孔飞力是美国著名的中国学研究者、哈佛大学东亚文明与语言系主任,以研究晚清以来的中国社会史、政治史著称。
《2666》是小说,讲述了五个独立又彼此呼应的故事,被认为是21世纪伟大的作品,长篇小说的里程碑,超越《百年孤独》的惊世之作。曾获美国全国书评人协会最佳小说奖,《纽约时报》年度十佳图书之首,《时代》周刊年度最佳小说,25年来百部最佳西语小说。作者波拉尼奥是智利的诗人和小说家。
美国人托尼·朱特在《沉疴遍地》揭示了“我们今天生活的方式中有某种根本性的谬误”,我们如何陷入这种危险境地,指引我们直面社会弊病,并为所在的世界承担责任。
《正能量》的作者英国人理查德·怀斯曼是世界级心理学大师,拥有“英国大众心理学传播第一教授”的头衔,被认为是心理学家中的怪才。他为苹果、通用电气、摩托罗拉、花旗银行等500强外企做巡回培训和演讲,曾激励过数百万人走向成功。该书的好销,与作者的实力有关,也与当今社会提倡“正能量”的强大气场有关。
榜单上最后两本书为学者所著,一本是刚刚从世界银行副总裁的任期届满回国的林毅夫所著《新结构经济学》,该书“推翻”了发展经济学1.0版本的结构主义和2.0版本的华盛顿共识,成为发展经济学3.0版“新结构经济学”,开启了中国经济学家理论创新的新纪元。另一本是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任教的学者周濂的十年随笔选熬《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作者用哲学这把快刀,对现实问题进行敏锐的洞察,把那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个个现实故事,变成一张张精神图案。
入榜10本书中,中国人所著6本,外国人所著4本,或许可见中国出版界对世界先进的思想和文化反映之灵敏,而美国人孔飞力所著《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在外国的获奖,也反映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持续的“中国热”。
10本书中,学者所著占5席,媒体中人所著(编)占3席,专职小说家所著占2席。学者囊括一半的席位,说明当今的学术潮流是学者走出象牙塔,用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将学术研究介绍给普罗大众。美国“科学先生”卡尔·萨根在他的著作《魔鬼出没的世界》中曾说:“科学普及──尽可能使非科学家们了解科学方法和发现——随后就自然而然地很快成了我所追求的事业。对我来说,不讲解科学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中外书摘》每月发布的“人文·社科推荐榜单”受到专家和读者的关注,每年年底推出年度榜单,以主流阅读影响力为宗旨,强调上榜图书的品质,综合书摘、书讯和畅销书、推荐书等因素考量,再经多位专家参评后发布。
|